[发明专利]一种掺氨电厂中利用氨冷能的直接空冷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2111670806.8 | 申请日: | 2021-12-3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42748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02 |
| 发明(设计)人: | 徐义书;王华坤;徐静颖;刘小伟;于敦喜;徐明厚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中科技大学 |
| 主分类号: | F01D25/12 | 分类号: | F01D25/12;F01D25/30;F22D11/06 |
| 代理公司: | 武汉华之喻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267 | 代理人: | 石梦雅;张彩锦 |
| 地址: | 430074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厂 利用 氨冷能 直接 系统 | ||
1.一种掺氨电厂中利用氨冷能的直接空冷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包括排汽冷凝室(1)、排汽分配管(8)、液氨分配管(4)、疏水管(3)、凝结水箱(5)、直冷塔(2)和氨缓冲罐(10),所述排汽冷凝室(1)设置有液氨入口(1.1)和排汽入口(1.2),该排汽冷凝室(1)的内部还设置有液氨通道,所述液氨入口(1.1)与液氨通道连接,用于通入液氨,所述排汽入口(1.2)用于向所述排汽冷凝室(1)通入排汽;同时该排汽冷凝室(1)的出口分别与排汽分配管(8)、液氨分配管(4)和疏水管(3)连接,工作时排汽与液氨在排汽冷凝室(1)中进行第一次换热,换热后的排汽和液氨分别通过排汽分配管(8)和液氨分配管(4)进入直冷塔(2),产生的凝结水通过疏水管(3)进入凝结水箱(5);
所述直冷塔(2)包括预设数量的冷却单元以及凝结水管(6)、氨气管(9)和轴流风机(7),每个所述冷却单元均包括排汽管束(2.1)和液氨管束(2.2),分别用于通入排汽和液氨,并且每个所述冷却单元均与凝结水管(6)和氨气管(9)连接,工作时通入的排汽和液氨在冷却单元中进行第二次换热,产生的凝结水和氨气分别通过凝结水管(6)和氨气管(9)送入凝结水箱(5)和氨缓冲罐(10);同时所述轴流风机(7)设置在所述直冷塔(2)的下方,以利用空气对流换热的方式对排汽进行冷却,从而实现利用氨冷能的直接空冷。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掺氨电厂中利用氨冷能的直接空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单元包括三排平行布置的管束,其中两边的管束为排汽管束(2.1),中间的管束为液氨管束(2.2),以避免所述液氨管束(2.2)的表面结霜。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掺氨电厂中利用氨冷能的直接空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单元中排汽管束(2.1)和液氨管束(2.2)的流向相反。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掺氨电厂中利用氨冷能的直接空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单元中排汽管束(2.1)与液氨管束(2.2)交错设置。
5.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掺氨电厂中利用氨冷能的直接空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单元包括顺流冷却组件和逆流冷却组件,其中所述顺流冷却组件的排汽管束(2.1)为顺流管束,其上端与排汽分配管(8)连接,下端与凝结水管(6)连接,同时所述顺流冷却组件的液氨管束(2.2)为逆流管束,其上端与氨气管(9)连接,下端与液氨分配管(4)连接;所述逆流冷却组件的排汽管束(2.1)为逆流管束,其上端密封,下端与凝结水管(6)连接,同时所述逆流冷却组件的液氨管束(2.2)为顺流管束,其上端与氨气管(9)连接,下端密封。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掺氨电厂中利用氨冷能的直接空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单元中顺流冷却组件与逆流冷却组件间隔设置,并且顺流冷却组件的数量大于逆流冷却组件的数量。
7.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利用氨冷能的直接空冷系统在掺氨电厂中的应用。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利用氨冷能的直接空冷系统在掺氨电厂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液氨入口(1.1)通过液氨泵(12)与液氨储罐(11)连接,用于通入液氨;所述排汽入口(1.2)与汽轮机(16)连接,用于通入排汽;所述凝结水箱(5)通过给水泵(14)与锅炉(15)连接,以将凝结水送入锅炉(1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中科技大学,未经华中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670806.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图像底库的更新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 下一篇:一种船载角度跟踪补偿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