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分子量醇醚的一步法制备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111653457.9 | 申请日: | 2021-12-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315533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2 |
| 发明(设计)人: | 季盛;王磊;田世哲;杨华东;王清;王闯洪 | 申请(专利权)人: | 绍兴东湖高科股份有限公司;上海言胜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7C41/03 | 分类号: | C07C41/03;C07C43/11;C07C43/10;C07C43/13 |
| 代理公司: | 绍兴市越兴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20 | 代理人: | 蒋卫东 |
| 地址: | 3120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分子量 一步法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醇醚的制备方法,尤其涉及一种多分子量醇醚的一步法制备方法。烷基醇和催化剂先混合均匀形成催化剂烷基醇均相溶液,然后再与环氧乙烷或者环氧丙烷一起,分别通过进料泵进入到微通道反应器1中,进行反应;再通过脱醇塔、单醇醚采出塔,进入到微通道反应器2中,使单醇醚与环氧乙烷或环氧丙烷反应,生成二醇醚或者三醇醚;再通过脱轻塔、二醇醚采出塔、三醇醚采出塔,采出高纯度的三醇醚。本发明利用了微通道反应器传热传质性能好的特点,通过精确控温和控制物料的摩尔比,实现了一步法制备多分子量醇醚,简化了多分子量醇醚生产的复杂反应系统,降低了生产带来的安全风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醇醚的制备方法,尤其涉及一种多分子量醇醚的一步法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二元醇醚包括了乙二醇醚和丙二醇醚,乙二醇醚类由环氧烷烃(EO、PO)与各种低碳醇ROH开环加成反应制得,包括乙二醇单醚、二乙二醇单醚和三乙二醇单醚等多种分子量的醇醚;丙二醇醚类是由环氧丙烷(PO)与各种低碳醇ROH开环加成反应制得,包括丙二醇单醚、二丙二醇单醚和三丙二醇单醚等多分子量的醇醚;其中ROH为甲醇、乙醇、丙醇、烯丙醇、丁醇、己醇、辛醇、苯酚等,兼具醇和醚的性质,可溶解纤维素如硝酸纤维素,工业上称为溶纤剂。
中国专利CN111635298A公开了一种二元醇醚的制备方法和装置,物料经过预热之后,依次经过微通道反应器、强化传热混合管式反应器和保温老化反应单元,该方法虽然相较传统釜式反应传质传热较好,但反应流程过长,总反应时间仍然大于45min。
中国专利CN109134212A公开了一种连续化反应制备二丙二醇甲醚的方法,将2-甲氧基-1-丙醇、环氧丙烷和强碱催化剂混合、预热,然后送入管道反应器,进行醚化反应,最后从反应产物中收集目标产物二丙二醇甲醚。公开的方法中反应时间较长,为1-4h,且2-甲氧基-1-丙醇与环氧烷烃的摩尔比较高,为3-8:1,后续处理较麻烦。
低碳醇与环氧烷烃(EO和PO)的反应是一个强放热反应,若反应产生的热量不能及时移走,将产生较大的安全隐患,因此进行与该反应相关的生产,则对反应器的传热性能要求极高。此外,若反应过程中传质效果较差,物料在流动过程中反应将产生较多的杂质。以环氧丙烷(PO)为例,一分子PO与一分子甲醇反应生成丙二醇甲醚,其放热量为102.9kj/mol;2分子PO与一分子甲醇反应生成二丙二醇甲醚,其放热量为218.4 kj/mol,3分子PO与一分子甲醇反应生成三丙二醇甲醚,其放热量为-328.5kj/mol。由此可知,当环氧烷烃与醇的摩尔比越高时,其放热量越大,对装置的系统移热能力要求越高。
由以上专利及放热量分析可知,由于受限于现有设备的移热能力,多分子量的乙二醇醚或者多分子量的丙二醇醚无法一步生产,现有的二乙二醇醚、三乙二醇醚或者二丙二醇醚、三丙二醇醚大多是在乙二醇甲醚或丙二醇甲醚生产过程中,对少量的副产进行提纯得到的。而中国专利CN109134212A所公开的方法,其反应较慢,生产效率低下,且要想得到大量的多分子量的醇醚,也只能采取目前所公开的技术。
此外,对于环氧丙烷和甲醇反应合成丙二醇甲醚的过程中,始终会有一定量的副产2-甲氧基-1-丙醇产生,该产物具有一定的毒性,市场价值不高,需要在线处理转化成有用的产品,若能在线将其转化为二丙二醇甲醚,则可大大提高经济价值。
因此,对于现有乙二醇醚或者丙二醇醚的制备,存在如下主要问题:
一、受限于现有装置的传质传热能力,环氧烷烃不能大大过量,无法使用一个反应器一步法合成并调控生产多分子量醇醚,如乙二醇甲醚、二乙二醇甲醚和三乙二醇甲醚或丙二醇甲醚、二丙二醇甲醚和三丙二醇甲醚;
二、现有的乙二醇醚或者丙二醇醚工艺反应时间仍然较长,反应流程仍然较复杂;
三、丙二醇甲醚合成中,会有副产2-甲氧基-1丙醇产生,该产品有毒性,市场价值不高,需要在线处理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绍兴东湖高科股份有限公司;上海言胜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绍兴东湖高科股份有限公司;上海言胜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65345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