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杰米拉类芽孢杆菌W51在草莓和桃采后病害防治中的应用及应用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111635777.1 | 申请日: | 2021-12-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375989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22 |
| 发明(设计)人: | 王晓莉;李习冉;王云鹏;朱晶凤;韦欢;李甲;丁志鹏;刘藻 | 申请(专利权)人: | 淮阴工学院 |
| 主分类号: | A23B7/155 | 分类号: | A23B7/155 |
| 代理公司: | 淮安市科文知识产权事务所 32223 | 代理人: | 廖娜;李锋 |
| 地址: | 223200 江苏省淮安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杰米拉类 芽孢 杆菌 w51 草莓 桃采后 病害 防治 中的 应用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微生物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杰米拉类芽孢杆菌W51在草莓和桃采后病害防治中的应用及应用方法,用W51菌悬液对草莓进行浸泡处理,对桃进行接种处理。经过处理后,在贮藏8天后,处理组的草莓腐烂率和腐烂指数显著低于对照组,相关品质指标如硬度、失重率、可滴定酸、VC含量、可溶性固形物等也明显优于对照组。经过接种处理后的桃,在贮藏期间,病斑直径均小于对照组,维持了相关品质指标如硬度、可滴定酸、VC含量、可溶性固形物等。因此,杰米拉类芽孢杆菌在草莓和桃采后病害防治方面效果显著,能够维持果实品质,延长其货架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果采后病害防治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杰米拉类芽孢杆菌W51在草莓和桃采后病害防治中的应用及应用方法。
背景技术
草莓属于浆果类水果,果实鲜红柔嫩,美味可口,具有很高的营养和药用价值,同时将其深受消费者喜爱。但是草莓质软多汁,成熟期短,不易储藏,采后极易受到机械损伤和病原菌侵染,在我国每年都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桃原产地为中国,每年产量极大,因其色香味俱佳,在我国受欢迎度极高。而夏季是桃的主要成熟期,同时桃皮薄,汁水丰厚,因此贮藏运输极不方便,易受果实损失率很高。灰霉(
目前主要的防治手段有化学防治和生物防治两种。化学杀菌剂见效快,抑制力强,在我国被广泛使用。但是连续多年使用容易使得病原菌产生抗药性,降低防效,同时由于化学杀菌剂多为人工合成,使用在果实上会造成残留,极易污染环境并对人体健康造成威胁。生物防治作为有效的生防手段,生防菌不仅具有良好的拮抗病原菌能力,同时对环境友好,生物防治的开发利用能够有效降低化学杀菌剂对人体和环境的危害,因此生物防治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杰米拉类芽孢杆菌W51在草莓和桃采后病害防治中的应用及应用方法,杰米拉类芽孢杆菌W51具有广泛的抑菌能力,能够拮抗引起草莓采后腐烂的病原菌灰霉以及引起桃采后腐烂的病原菌葡枝根霉,对防治草莓和桃采后病害有良好的效果,能被开发利用在果实采后病害防治领域;该菌株易培养,生长繁殖快。
技术方案: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杰米拉类芽孢杆菌(
进一步地,所述杰米拉类芽孢杆菌W51于2018年10月26日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地址为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菌种保藏号为CGMCC No.16639。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杰米拉类芽孢杆菌(
进一步地,所述杰米拉类芽孢杆菌W51的菌悬液的制备方法如下:将杰米拉类芽孢杆菌W51划线培养于LB平板培养基上;在30~35ºC下培养22~26h后转接于LB培养液中,28~32ºC、180~200 rpm培养22~26h;将所得菌液在4000~6000 rpm室温离心10 min,所得菌体用无菌水悬浮。
进一步地,所述浸泡处理的具体方法如下:对草莓进行消毒处理,表面消毒晾干后,在菌悬液中浸泡3 min;自然晾干放入盒中,每盒放150~200 g草莓,置于20 ℃,湿度为80~90%的恒温恒湿培养箱中贮藏8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淮阴工学院,未经淮阴工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63577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