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河口区行蓄洪约束下的湿地功能修复系统及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111633562.6 | 申请日: | 2021-12-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349170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2-10 |
| 发明(设计)人: | 安树青;朱正杰;许信;康晓光;卜弘毅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大(常熟)研究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2F3/32 | 分类号: | C02F3/32;C02F3/34;E02B3/04;E02B3/10;E02B13/00 |
| 代理公司: | 苏州市中南伟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57 | 代理人: | 李柏柏 |
| 地址: | 215553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河口 蓄洪 约束 湿地 功能 修复 系统 方法 | ||
1.一种河口区行蓄洪约束下的湿地功能修复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进水单元、出水单元以及将所述进水单元和所述出水单元分开的湿地净化区,所述湿地净化区包括强化净化区和自然净化区;
所述进水单元包括进水口门、进水沉淀塘、配水干渠和进水干渠,所述进水口门为河段上涵闸的引水入口,所述进水沉淀塘用于沉淀所述进水口门处进水的泥沙,所述配水干渠配送所述进水沉淀塘内的水体,所述进水干渠引导所述配水干渠内的水体进入强化净化区;
所述强化净化区包括多水田活水链湿地和第一滩岛,所述多水田活水链湿地接收所述进水干渠来水,来水经过多水田活水链湿地净化后进入自然净化区;
所述自然净化区包括主体在水下的浅水区及深水区、主体在消落带之间的湿草地、沼泽林、第二滩岛及季节性草滩、以及主体在水上的生态渗滤岛,共7种生境;
所述出水单元包括出水干渠和出水口门,所述出水干渠引导所述自然净化区内水体进入出水口门,所述出水口门为河段上排水泵站抽排水体进入河流或湖泊的出口;
所述进水沉淀塘的水位配水干渠的水位强化净化区的水位自然净化区的水位出水干渠的水位;
所述强化净化区分布在自然净化区两侧,所述第一滩岛包括砾石滩、池杉岛和柳树岛,以点带状分布在所述强化净化区;
所述多水田活水链湿地分为不同的多水田湿地单元,所述多水田湿地单元包括两到六级的水田类型,所述水田类型包括藻类田、水生动物沉水植物田、水生动物挺水植物田、浮叶植物田、漂浮植物田以及小型鱼类塘;
所述浅水区的面积不小于所述自然净化区总面积的1/2,水深在0.5-1.5米之间;所述深水区水深在1.5-2.5米之间;所述湿草地以带状分布在自然净化区四周;所述沼泽林是季节性淹没的林地,以点状和块状分布;所述第二滩岛在自然净化区以点带状分布;所述生态渗滤岛由清淤后的淤泥构筑成;所述季节性草滩分布在所述出水干渠周围;
所述湿地净化区沿河道和所述配水干渠构建生态缓冲林带,所述生态缓冲林带包括森林沼泽,所述森林沼泽包括池杉、水杉、柳树、乌桕、枫杨,所述森林沼泽的高程生态渗滤岛的高程第一滩岛、湿草地、沼泽林、第二滩岛及季节性草滩的高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河口区行蓄洪约束下的湿地功能修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多水田活水链湿地的每个所述多水田湿地单元外设置有配水支渠,所述配水支渠引导进水干渠内水体进入所述多水田湿地单元。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河口区行蓄洪约束下的湿地功能修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田类型之间设置有输水渠,所述输水渠连通所述配水支渠,在最后一级所述水田类型外设置有引水渠,所述引水渠引导水体排出所述多水田湿地单元并进入自然净化区净化。
4.一种河口区行蓄洪约束下的湿地功能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河口区行蓄洪约束下的湿地功能修复系统,包括如下步骤:
S1:利用湿地净化区将进水单元和出水单元分开,其中所述湿地净化区包括强化净化区和自然净化区,所述进水单元包括进水口门、进水沉淀塘、配水干渠和进水干渠;
S2:所述进水口门为河段上涵闸的引水入口,所述进水沉淀塘用于沉淀所述进水口门处进水的泥沙,所述配水干渠配送所述进水沉淀塘内的水体,所述进水干渠引导所述配水干渠内的水体进入强化净化区;
S3:在所述强化净化区设置多水田活水链湿地,多水田活水链湿地包括多水田湿地单元,在每个多水田湿地单元外设置有配水支渠,配水支渠引导进水干渠内水体进入多水田湿地单元,所述多水田湿地单元包括两到六级的水田类型;
S4:所述水田类型之间设置有输水渠,所述输水渠连通所述配水支渠,在最后一级所述水田类型外设置有引水渠,所述引水渠引导水体排出所述多水田湿地单元并进入自然净化区净化;
S5:所述自然净化区包括主体在水下的浅水区及深水区、主体在消落带之间的湿草地、沼泽林、第二滩岛及季节性草滩、以及主体在水上的生态渗滤岛,共7种生境;
S6:所述出水单元包括出水干渠和出水口门,所述出水干渠引导所述自然净化区内水体进入出水口门,所述出水口门为河段上排水泵站抽排水体进入河流或湖泊的出口。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河口区行蓄洪约束下的湿地功能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在S5中,自然净化区通过地形改造和水系连通,构建鱼类洄游廊道;在植物配置恢复完成后,向水体中投放滤食性、草食性鱼类的鱼苗以及底栖动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大(常熟)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南大(常熟)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633562.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功能运输展示架
- 下一篇:一种竖装分选翻转机及翻转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