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山药作为碳源发酵蝙蝠蛾拟青霉的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111632483.3 | 申请日: | 2021-12-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276937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05 |
| 发明(设计)人: | 叶铠;王鹏;赵伏梅;纪乐军;高翠;朱正乔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神华药业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12N1/14 | 分类号: | C12N1/14 |
| 代理公司: | 北京思创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4 | 代理人: | 高爽 |
| 地址: | 2116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山药 作为 碳源 发酵 蝙蝠 青霉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山药作为碳源发酵蝙蝠蛾拟青霉的方法,包括种子液培养和发酵培养,发酵培养温度为25~30℃,通风比为1:0.5‑1.5vvm,罐压0.02‑0.05Mpa,其中,发酵培养基中添加山药,山药添加量为1‑4%。通过本发明方法能够显著提高生产效率及产品品质,得到稳定高含量的蝙蝠蛾拟青霉菌菌丝体,且胞外多糖含量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真菌培养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利用山药作为碳源发酵蝙蝠蛾拟青霉的方法。
背景技术
山药(Dioscoreaopposita),即薯蓣,又称为怀山药、土薯、山薯等。山药作为一种药食兼用的佳品与其所含成分息息相关。Martin等研究结果发现山药中含有8.19%的粗蛋白。陈艳等将山药酸水解后用氨基酸分析仪测定山药中各种氨基酸组成,结果表明山药中含有亮氨酸、苏氨酸、赖氨酸等17种氨基酸,可为人类提供必需的营养物质。白冰等通过理化性质及波谱法进行结构鉴定乙醇提取物发现山药中含有7-羰基-β-谷甾醇、尿嘧啶和腺苷。也有一些研究发现山药含有多糖、生物碱、微量元素等成分。但是山药有效成分含量低,想要达到较好的效果需要大量富集。
蝙蝠蛾拟青霉中含有核苷类、腺苷、虫草酸(D-甘露醇)、多糖、氨基酸、无机元素、维生素等多种有效成分。药用真菌受到生态环境条件制约,野生子实体数量稀少,人工培养难度、成本高,这严重的限制了药用真菌的开发利用。采用现代液体发酵培养技术为上述问题提供了解决途径,液体发酵技术优点包括能够进行工业化连续生产、规模大、生产效率高、发酵周期短,一般只需5-12天就可获得大量的菌丝体和生物活性物质,而固体栽培则至少需要2-6个月;产量高,利用液体发酵得到的一些生理活性物质甚至高于子实体。
但是,现有的液体发酵培养技术难以得到稳定高含量的蝙蝠蛾拟青霉菌菌丝体,且胞外多糖含量不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上述不足之处,为解决现有蝙蝠蛾拟青霉菌液体培养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利用山药作为碳源发酵蝙蝠蛾拟青霉的方法。采用本发明发酵技术,可以将山药中的淀粉质原料消耗掉,在后提取中,只需要将滤液浓缩,菌丝体烘干变可以得到高浓度的有效成分。
为实现上述目的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利用山药作为碳源发酵蝙蝠蛾拟青霉的方法,包括种子液培养和发酵培养,发酵培养温度为25-30℃,通风比为1:0.5-1.5vvm,罐压0.02-0.05Mpa,培养时间160-232h;其中,发酵培养基中添加山药,山药添加量为1-4%。所述的山药作为碳源。优选培养时间160-220h。
所述的蝙蝠蛾拟青霉菌种子液培养温度为25~30℃,培养时间70-100h,菌丝体干重大于1%,即1g/L;按照5-15%的比例接种到发酵罐进行发酵培养。优选培养时间70-80h。
所述的种子液培养采用的培养基为:玉米粉1-2%,蔗糖2-4%,蛋白胨0.2-0.5%,酵母粉0.3%-0.5%,磷酸二氢钾0.1-0.3%,硫酸镁0.05-0.1%,营养包1 0.11-4%;其中,营养包1为:精氨酸、组氨酸、亮氨酸、甲硫氨酸和谷氨酰胺中的一种或者几种任意比例混合。优选营养包1添加量为0.11-0.19%,具体优选营养包1为0.03%-0.05%精氨酸、0.02%-0.04%组氨酸、0.03%-0.05%甲硫氨酸、0.03%-0.05%谷氨酰胺。
所述的发酵培养采用的培养基为:山药1-4%,葡萄糖1-3%,豆粕2-5%,消泡剂0.01-0.1%,营养包2 0.13-4%,pH自然;其中,营养包2为:精氨酸、谷氨酸、吡哆醇、甲硫氨酸和谷氨酰胺中的一种或者几种任意比例混合。优选营养包2添加量为0.131-0.222%,具体优选营养包2为0.04%-0.07%精氨酸、0.02%-0.04%谷氨酸、0.001%-0.002%吡哆醇、0.04%-0.06%甲硫氨酸、0.03%-0.05%谷氨酰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神华药业有限公司,未经江苏神华药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63248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