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柱塞卡定器在审
| 申请号: | 202111619292.3 | 申请日: | 2021-12-2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6066025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05 |
| 发明(设计)人: | 李昌绵;赵振东;贾海燕;杨宏超;王源;王伟;夏艳东;黄友明;刘涛涛;刘波;徐全保;蔡岳;孔润东;刘坤;唐莹莹;李智;韩炜忠;李恩辉;彭永成;袁兆坤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石油集团长城钻探工程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21B41/00 | 分类号: | E21B41/00;E21B43/00;E21B43/08 |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吴萌 |
| 地址: | 100007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柱塞 卡定器 | ||
1.一种柱塞卡定器,固定设置于油管(100)中,其特征在于,包括:
主体(1),所述主体(1)设置有贯通腔,且所述主体(1)的管壁上设置有第一通孔(111),所述第一通孔(111)与所述贯通腔连通;
定位组件(2),所述定位组件(2)固定设置于所述主体(1)上且能够封闭所述贯通腔的一端,所述定位组件(2)能够与所述油管(100)的内壁固定;
防砂组件(3),位于所述定位组件(2)的上方,且所述防砂组件(3)设置于所述贯通腔中,且所述防砂组件(3)能够过滤通过所述第一通孔(11)进入所述贯通腔中的液体;
密封件(4),所述密封件(4)固定设置于所述主体(1)上,且位于所述防砂组件(3)的上方,所述密封件(4)能够密封所述主体(1)与所述油管(100)之间的间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柱塞卡定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1)包括第一主体(11)和第二主体(12),所述第一主体(11)设置有第一贯通腔,且所述第一通孔(111)与所述第一贯通腔连通,所述防砂组件(3)位于所述第一贯通腔中,所述第一主体(11)和所述第二主体(12)相互固定连接,所述密封件(4)固定设置于所述第二主体(12)上,且所述第二主体(12)设置有第二贯通腔,所述第一贯通腔与所述第二贯通腔相互连通构成所述贯通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柱塞卡定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柱塞卡定器还包括第一连接套(5)和第二连接套(6),所述第一主体(11)的一端通过所述第一连接套(5)与所述第二主体(12)固定连接,所述第一主体(11)的另一端通过所述第二连接套(6)与所述定位组件(2)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柱塞卡定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砂组件(3)包括过滤层(31)和中心管(32),所述中心管(32)的管壁上设置有第二通孔(321),所述过滤层(31)夹设于所述主体(1)和所述中心管(32)中间,且所述过滤层(31)同时与所述第一通孔(111)和所述第二通孔(321)正对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柱塞卡定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层(31)为钢丝布过滤网。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柱塞卡定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孔(111)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第一通孔(111)分为多组,每组所述第一通孔(111)沿所述主体(1)均呈螺旋分布。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柱塞卡定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件(4)为橡胶密封套,所述橡胶密封套套设于所述主体(1)上,且所述橡胶密封套的外壁与所述油管(100)的内壁抵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柱塞卡定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柱塞卡定器还包括缓冲组件(7),所述缓冲组件(7)与所述主体(1)背离所述定位组件(2)的一端连接,所述油管(100)中还设置有柱塞(200),所述缓冲组件(7)能够缓冲所述柱塞(200)下降时的惯性力。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柱塞卡定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组件(7)包括缓冲主体(71)、弹性件(72)以及缓冲头(73),所述主体(1)背离所述定位组件(2)的一端固定设置有限位件(121),且所述限位件(121)与所述主体(1)之间具有滑动腔,所述缓冲主体(71)的一侧滑动限位于所述滑动腔中,另一侧与所述缓冲头(73)固定连接,所述弹性件(71)套设于所述缓冲主体(71)上,且夹设于所述缓冲头(73)和所述限位件(121)之间。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柱塞卡定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组件(2)包括定位件(21)和移动头(22),所述移动头(22)与所述主体(1)固定连接,所述定位件(21)包括两个定位臂,所述定位件(21)相对所述移动头(22)能够移动,且所述移动头(22)能够使两个所述定位臂相背移动以抵接所述油管(100)的内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石油集团长城钻探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石油集团长城钻探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619292.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