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自润滑冷却结构的丝锥有效
| 申请号: | 202111614334.4 | 申请日: | 2021-12-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97701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18 |
| 发明(设计)人: | 张桂山;朱世照;王振宇;张林;翟彦召;刘阳阳;尚升;常林威;孙晓光;李玉堂;王庆昭;施龙飞;张路;郁军胜;许志会;周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一工钻业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3G5/00 | 分类号: | B23G5/00;B23G5/06 |
| 代理公司: | 新乡市挺立众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92 | 代理人: | 林海 |
| 地址: | 453000 河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润滑 冷却 结构 丝锥 | ||
本发明涉及丝锥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具有自润滑冷却结构的丝锥,包括丝锥本体,所述丝锥本体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油盒,所述丝锥本体的表面开设有出油孔,所述油盒的内壁设置有搅拌装置,所述油盒的顶部设置有推动装置,所述油盒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斜板,所述丝锥本体的表面开设有进油孔,所述丝锥本体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气囊,所述气囊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挡板,本发明通过丝锥摩擦受热进而带动气囊热膨胀,进而推动挡板下移,使油盒中的润滑油从丝锥的内壁通过出油孔流出,从而使润滑油从攻丝孔中由内向外流出,这时润滑油会全部与丝锥接触,保证了丝锥的冷却效果,同时从内向外排出也可以帮助攻丝产生的铁屑排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丝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具有自润滑冷却结构的丝锥。
背景技术
丝锥是一种加工内螺纹的工具,按照形状可以分为螺旋槽丝锥、刃倾角丝锥、直槽丝锥和管用螺纹丝锥等,按照使用环境可以分为手用丝锥和机用丝锥,按照规格可以分为公制,美制,和英制丝锥等。丝锥是制造业操作者在攻丝时采用的最主流的加工工具。
经检索,专利公开号为CN213469877U的专利公开了一种具有润滑装置的挤压丝锥,通过将油道设置在挤压丝锥内部,而无需在外部螺纹锥体处进行分割来设置油槽,保证了螺纹锥体的强度,同时,油道分为主油道和分油道,主油道中的润滑油通过多个分油道将润滑油直接输送到螺纹锥体的表面,在攻牙时,螺纹锥体及时得到润滑和冷却,不仅延长了挤压丝锥的使用寿命,还保证了被攻牙工件的稳定性。
专利公开号为CN210817817U的专利公开了一种自润滑的复合丝锥,由于储液盲孔的设置,麻花钻钻头在钻孔时,储液盲孔内的切削液经离心力作用流淌至麻花钻本体的钻头上,进行麻花钻本体钻头的降温,由于环形储油槽与导流槽的设置,丝锥本体在攻丝时,导流槽内的润滑油经离心力作用流淌至丝锥本体的锥牙上,起到了自润滑的作用,该装置适用于工业生产中,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上述专利存在以下不足:由于润滑油通过丝锥的内壁加入攻牙孔中,虽然可以很好的进行润滑冷却,但在攻牙时可能会出现出油孔处进入铁屑的现象,进而导致丝锥上的出油孔被堵住,无法实现持续供油效果,故而提出一种具有自润滑冷却结构的丝锥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具有自润滑冷却结构的丝锥。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具有自润滑冷却结构的丝锥,包括丝锥本体,所述丝锥本体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油盒,所述丝锥本体内外壁之间贯穿开设有出油孔,且丝锥本体内部通过出油孔与外界连通,所述油盒的内壁设置有搅拌装置,所述油盒的顶部设置有推动装置,所述油盒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斜板,所述丝锥本体的表面开设有进油孔,且丝锥本体内部通过进油孔与油盒内部连通,所述丝锥本体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气囊,所述气囊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挡板,所述挡板覆盖在出油孔内壁,所述搅拌装置包括有转轴,所述转轴的表面固定连接有传动板,所述转轴的内壁活动连接有传动杆,所述推动装置包括有气管,所述气管的内壁滑动连接有卡盘,所述丝锥本体的内壁滑动连接有球体,所述丝锥本体的顶端开设有进气孔,所述丝锥本体的内壁开设有出气孔。
优选的,所述挡板的表面与丝锥本体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油盒的内部设置有润滑油,所述丝锥本体的内部开设有通道,所述进油孔和出油孔均与通道相互连通。
优选的,所述传动板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传动板的内壁通过弹簧活动连接有外磁铁,所述外磁铁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滑板,所述滑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滤网。
优选的,所述滤网远离滑板的一侧与固定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传动杆的表面开设有螺旋槽,所述转轴的内壁设置有卡块,且卡块位于螺旋槽中,所述滑板的表面与传动板的内壁滑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滑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插杆,所述传动板的内壁通过扭簧转动连接有旋转板,所述传动杆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内磁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一工钻业有限公司,未经河南一工钻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61433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