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神经网络机器翻译训练方法、系统、介质、设备及应用在审
| 申请号: | 202111612647.6 | 申请日: | 2021-12-2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417897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29 |
| 发明(设计)人: | 符甜;李柏潍 | 申请(专利权)人: | 火星语盟(深圳)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6F40/58 | 分类号: | G06F40/58;G06N3/04;G06N3/08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江凌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814 | 代理人: | 左涛 |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神经网络 机器翻译 训练 方法 系统 介质 设备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神经网络机器翻译训练方法、系统、介质、设备,属于机器翻译技术领域,所述神经网络机器翻译训练方法包括:训练基于变压器的双向编码器BERT的XLM模型;使用三语语料,比对类似翻译语料,基于已经训练好的XLM模型进行增量训练;使用训练得到的模型翻译双语,并构建伪平行数据;使用伪平行数据和三语语料,基于XLM模型继续进行增量训练;使用云数据库对XLM模型进行数据补充,并继续进行增量训练;本发明通过基于XLM模型,通过对多语料进行防干扰翻译训练,在多语料同时进行时,能够有效进行翻译,有效利用双语的信息,使得小语种到英语的模型提升到可用的程度,减少使用多语言模型的干扰,提高小语种机器翻译可用的精准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机器翻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神经网络机器翻译训练方法、系统、介质、设备。
背景技术
机器翻译,又称为自动翻译,是利用计算机将一种自然语言(源语言)转换为另一种自然语言(目标语言)的过程。它是计算语言学的一个分支,是人工智能的终极目标之一,具有重要的科学研究价值。
同时,机器翻译又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随着经济全球化及互联网的飞速发展,机器翻译技术在促进政治、经济、文化交流等方面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现有技术存在以下问题:现有的神经网络机器翻译训练方法、系统、介质、设备只能进行双语料双向翻译,对于两种以上语料无法进行翻译,造成使用不便,同时训练时无法进行数据更新,造成翻译存在漏洞,影响使用。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神经网络机器翻译训练方法、系统、介质、设备,尤其涉及一种多语言多向自回归变压器XLM预训练模型的神经网络机器翻译训练方法及系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神经网络机器翻译训练方法,所述神经网络机器翻译训练方法包括:
步骤一,训练基于变压器的双向编码器BERT的XLM模型;
步骤二,使用三语语料,比对类似翻译语料,基于已经训练好的XLM模型进行增量训练;
步骤三,使用训练得到的模型翻译双语,并构建伪平行数据;
步骤四,使用伪平行数据和三语语料,基于XLM模型继续进行增量训练;
步骤五,使用云数据库对XLM模型进行数据补充,并继续进行增量训练;
步骤六,重复使用三语语料,比对类似翻译语料,基于已经训练好的XLM模型进行增量训练、使用训练得到的模型翻译双语,并构建伪平行数据,使用伪平行数据和三语语料,基于XLM模型继续进行增量训练,使用云数据库对XLM模型进行数据补充,并继续进行增量训练,直到没有提升为止;
步骤七,使用最新的伪平行数据和三语语料,从零开始训练并构建一个transformer结构的模型;
步骤八,使用构建得到的模型,翻译双语,构建新的伪平行数据;
步骤九,使用伪平行数据和三语语料,从零开始再次训练一个transformer结构的模型;
步骤十,重复使用最新的伪平行数据和三语语料,从零开始训练一个transformer结构的模型、使用构建得到的模型,翻译单语,构建新的伪平行数据、使用伪平行数据和三语语料,从零开始再次训练一个transformer结构的模型,直到没有提升为止;
步骤十一,根据最新的伪平行数据和三语语料,利用零命中技术,训练直接到中文的模型;
步骤十二,翻译时,在原文前加入..to.zh..标签,直接翻译至中文。
进一步的,所述训练基于变压器的双向编码器BERT的XLM模型,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火星语盟(深圳)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火星语盟(深圳)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61264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