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加解密模块控制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111582930.9 | 申请日: | 2021-12-22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124574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01 |
| 发明(设计)人: | 赵源;殷忠诚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中金鼎讯信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L9/40 | 分类号: | H04L9/40;H04L9/32;B08B1/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盛凡佳华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947 | 代理人: | 金福坤 |
| 地址: | 214000 江苏省无锡市无锡新区***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解密 模块 控制 方法 | ||
1.一种加解密模块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身份认证:设立两个管理员,同时利用身份识别装置录下两者指纹,再将加解密模块插入身份识别装置,利用两个管理员的指纹进行身份识别装置的认证,打开加解密模块的权限,认证成功后,身份识别装置操作面板打开;
S2:初始密码设立:利用身份识别装置对加解密模块进行初始密码设置,同时设立云端存储库,并将云端存储库与加解密模块通过相同的局域网连接;
S3:密码存储上传:将设立好的各类型密码通过局域网存储上传至云端存储库,并在上传过程中与原设立的初始密码进行校验比对;
S4:后期解密:将加解密模块与待解密的设备相连接,将之前设立好的密码组传输至待解密设备,待密码验证成功后,完成解密工作;
S5:风险维护:当在传输解密过程中,出现意外断连事故时,加解密模块中的自动保存模块会将传输进度自动保存,事故处理重启后,传输进度自动跟进。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加解密模块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S2中,初始密码设立包括以下步骤:
S21:声音密码设置:通过指示,令两管理员用普通话依次读出两段准备好的语句,保证话语通顺的情况下进行录音存储作为声音密码的声音对比源;
S22:手势密码设置:通过指示,先令其中一个管理员画出前半段手势密码,再令另外一个管理员画出后半段手势密码,经过确认后进行保存,作为手势密码;
S23:面部密码设置:通过指示,令两个管理员同时站在摄像组件面前,完成面部识别认证,且将其储存,作为面部密码。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加解密模块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S1中,身份识别装置包括基座体(1),设置在基座体(1)上端的台体(2),设置在台体(2)外表面上的操作面板(3),以及贯穿设置在基座体(1)内部的指纹录入机构(4),台体(2)的内部贯穿设置有吹气机构(5),基座体(1)的上表面设置有开口槽(11),基座体(1)的两侧均设置有侧位槽(12),基座体(1)的一端设置有外接杆(13),基座体(1)的内部设置有内置板(14),内置板(14)的内部设置有透槽(15),内置板(14)的一侧设置有导轨槽(16),透槽(15)的内部设置有支弹簧(17),支弹簧(17)的一端设置有挡板(18),支弹簧(17)的另一端设置有清理板(19),清理板(19)的一侧设置有清理棉(191)。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加解密模块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外接杆(13)的一端与内置板(14)相连接,基座体(1)通过开口槽(11)和侧位槽(12)与指纹录入机构(4)相连接,指纹录入机构(4)包括设置在开口槽(11)内部的安置块(41),设置在安置块(41)上表面的指纹槽(42),以及设置在安置块(41)两侧的对接杆(44),安置块(41)与清理板(19)的一侧均设置有电磁吸盘(43),清理棉(191)的大小尺寸与指纹槽(42)相匹配。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加解密模块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对接杆(44)的外表面上设置有套接环(45),套接环(45)的外表面上设置有按压弹簧(46),对接杆(44)的一端设置有卡接块(47),对接杆(44)通过按压弹簧(46)与基座体(1)底部相连接,对接杆(44)通过卡接块(47)与侧位槽(12)活动连接。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加解密模块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台体(2)的上端设置有摄像件(21)和语音件(22),台体(2)的上表面开设有嵌入槽(23),台体(2)的一侧设置有插入槽(24),插入槽(24)的内部设置有T型槽(25),台体(2)通过嵌入槽(23)与吹气机构(5)相连接,插入槽(24)的内部设置有控制主板(6),控制主板(6)的一侧设置有T型块(63),控制主板(6)通过T型块(63)与T型槽(25)活动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中金鼎讯信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无锡中金鼎讯信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582930.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