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异常检测方法、装置、设备、介质和程序产品在审
| 申请号: | 202111558321.X | 申请日: | 2021-12-1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244693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25 |
| 发明(设计)人: | 曾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L41/0677 | 分类号: | H04L41/0677;H04L43/0817 |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熊文鑫 |
| 地址: | 100033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异常 检测 方法 装置 设备 介质 程序 产品 | ||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用于主节点的异常检测方法、装置、设备、介质和程序产品。该方法包括:向第一从节点发送异常检测命令;根据所述第一从节点的返回结果,来检测所述第一从节点的异常,其中,所述第一从节点用于执行接收到的所述异常检测命令,并向所述主节点返回命令执行结果;其中,根据所述第一从节点的返回结果,来检测所述第一从节点的异常包括:在未接收到所述命令执行结果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第一从节点为异常;在接收到所述命令执行结果的情况下,根据对所述命令执行结果的解析结果,来检测所述第一从节点的异常。本公开还提供了一种用于第一从节点的异常检测方法、装置、设备、介质和程序产品。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异常检测领域或金融科技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异常检测方法、装置、设备、介质和程序产品。
背景技术
随着业务的增多,可以通过多点多活的方式提高业务系统的可靠性和高可用性。多点多活的方式下会运转数量庞大的机器设备。为了提高机器运维效率,通常采用主从节点的方式管理所有的机器设备。例如指定一个设备为主节点,同时指定若干个设备作为若干个从节点,通过主节点和从节点之间的通信连接,可以实现主节点对从节点的管理,从节点可以执行主节点下发的命令。
从节点可以定时向主节点主动上报自身状态,以便主节点对从节点的状态进行管理。如果主节点超过一定时间内没有收到某个从节点发送的状态信息,则认为该从节点异常,不再对其下发命令。
在实现本公开实施例的构思的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相关技术中存在以下问题:当前主节点仅能被动检测出从节点的异常,若从节点在上报状态信息的间隔期间出现异常,主节点无法检测出来,可能依然会将命令下发给异常从节点,从而导致命令不能及时处理。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本公开提供了一种主节点可以主动检测从节点异常的异常检测方法、装置、设备、介质和程序产品。
本公开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异常检测方法,用于主节点,所述主节点通信连接N个从节点,包括:向第一从节点发送异常检测命令,其中,所述第一从节点为所述N个从节点中的任一个从节点,N为大于或等于1的整数;根据所述第一从节点的返回结果,来检测所述第一从节点的异常,其中,所述第一从节点用于执行接收到的所述异常检测命令,并向所述主节点返回命令执行结果;其中,根据所述第一从节点的返回结果,来检测所述第一从节点的异常包括:在未接收到所述命令执行结果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第一从节点为异常;在接收到所述命令执行结果的情况下,根据对所述命令执行结果的解析结果,来检测所述第一从节点的异常。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所述主节点通过第一通信通道发送所述异常检测命令,在所述向第一从节点发送异常检测命令之前,还包括:从所述N个从节点中选择M个所述第一从节点进行检测;其中,所述方法还包括:在未接收到S个所述第一从节点返回的所述命令执行结果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第一通信通道为异常,其中,S为预设阈值,S、M分别为大于或等于1的整数,S小于或等于M。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从所述N个从节点中选择M个所述第一从节点进行异常检测包括:令i的初始值为1,其中,i为大于或等于1的整数,i小于或等于M,循环执行以下操作:向第i个第一从节点发送所述异常检测命令;在未接收到第i个第一从节点返回的所述命令执行结果的情况下,将第i个第一从节点的信息写入异常列表,令i的值加1;或在接收到第i个第一从节点返回的所述命令执行结果的情况下,解析获得所述命令执行结果的执行标识,若所述执行标识为正常标识,则将第i个第一从节点的信息写入正常列表,令i的值加1;若所述执行标识为异常标识,则将第i个第一从节点的信息写入所述异常列表,令i的值加1。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所述主节点中包括Master进程,所述第一从节点中包括Agent进程,所述向第一从节点发送异常检测命令包括:通过所述Master进程向所述Agent进程发送所述异常检测命令,其中,所述Agent进程用于执行接收到的所述异常检测命令,并向所述主节点返回命令执行结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55832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