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不同设计数据之间的元器件连通性检测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2111537523.6 | 申请日: | 2021-12-1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91925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04 |
| 发明(设计)人: | 敬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云枢创新软件技术有限公司;上海合见工业软件集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6F30/31 | 分类号: | G06F30/31;G06F30/398;G06F30/392;G06F115/12 |
| 代理公司: | 北京锺维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79 | 代理人: | 丁慧玲 |
| 地址: | 100193 北京市海淀区东北旺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不同 设计 数据 之间 元器件 连通性 检测 系统 | ||
1.一种基于不同设计数据之间的元器件连通性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
包括用户输入界面,预先构建的坐标系,预先建立的约束规则库、存储有计算机程序的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约束规则库用于存储父节点与子节点设计类型映射约束规则,以及父节点与子节点设计层级约束规则,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用于实现以下步骤:
步骤C1、将多个待处理的设计数据导入所述坐标系中,每一所述待处理的设计数据包括至少一个元器件数据,所述元器件数据包括设计数据名称、元器件名称、元器件原始坐标、元器件管脚信息、元器件形状信息、元器件状态信息和元器件层级信息,所述元器件状态信息包括翻转状态标识和旋转状态标识,所述管脚信息包括管脚名称和网络名称信息;
步骤C2、基于所述用户输入界面获取的第一输入指令选择父节点和子节点对应的设计数据名称、元器件名称和元器件层级信息,根据所述约束规则库建立设计数据映射表,所述设计数据映射表中包括至少一条设计数据链路,所述设计数据链路包括不同设计数据的元器件以及层级之间的对应关系;
步骤C3、接收所述用户输入界面获取的第二输入指令对元器件执行移动、翻转和/或旋转操作,将元器件设置在所述坐标系中的对应的目标位置,并建立元器件之间的物理连接,其中,所述第二输入指令包括移动指令、翻转指令、旋转指令和元器件连接模式,所述元器件连接模式包括元器件管脚对应模式、元器件坐标对应模式和元器件中心对应模式;
步骤C4、根据所述设计数据映射表和元器件之间的物理连接,依据当前选择的连通性检测模式生成不同设计数据之间的元器件连通性检测数据,所述连通性检测模式包括管脚中心对应模式和管脚区域对应模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骤C1包括:
步骤C11、将所述多个待处理的设计数据导入并存储至所述坐标系对应的数据库中,并将元器件放置于坐标系原点;
步骤C12、基于每一元器件的原始坐标,以及原始坐标单位与所述坐标系单位的对应关系,生成对应的目标坐标。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输入指令用于构建不同设计数据元器件以及层级之间的对应关系,包括父节点和子节点对应的设计数据名称选择指令、元器件名称选择指令、元器件层级信息选择指令,设计数据名称待选集合、元器件名称待选集合以及元器件层级信息待选集合基于所述数据库中存储的待处理的设计数据生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
若所述第二输入指令对应的元器件连接模式为元器件中心对应模式,所述步骤C3包括:
步骤C31、根据所述第二输入指令对第一元器件执行移动、翻转和/或旋转操作,将第一元器件设置在所述坐标系中的对应的目标位置;
步骤C32、根据所述第二输入指令对第二元器件执行移动、翻转和/或旋转操作,将第二元器件的中心设置在所述第一元器件的中心位置,建立第一元器件和第二元器件的物理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
若所述第二输入指令对应的元器件连接模式为元器件坐标对应模式,所述步骤C3包括:
步骤C33、根据所述第二输入指令对第一元器件执行移动、翻转和/或旋转操作,将第一元器件设置在所述坐标系中的对应的目标坐标位置;
步骤C34、根据所述第二输入指令对第二元器件执行移动、翻转和/或旋转操作,将第二元器件的移动至所述第一元器件的目标坐标位置,建立第一元器件和第二元器件的物理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
若所述第二输入指令对应的元器件连接模式为元器件管脚对应模式,所述步骤C3包括:
步骤C35、根据所述第二输入指令对第一元器件执行移动、翻转和/或旋转操作,将第一元器件设置在所述坐标系中的对应的目标位置,从所述第一元器件中选择一个管脚作为第一目标管脚;
步骤C36、从第二元器件中选择与第一目标管脚需要建立物理连接的第二目标管脚,根据所述第二输入指令对第一元器件执行移动、翻转和/或旋转操作,将第二目标管脚移动至第一目标管脚的位置,建立第一元器件和第二元器件的物理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云枢创新软件技术有限公司;上海合见工业软件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北京云枢创新软件技术有限公司;上海合见工业软件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537523.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