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联行星齿轮变速机构的设计方法、制造方法及齿轮变速机构有效
| 申请号: | 202111524572.6 | 申请日: | 2021-12-14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233822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07 |
| 发明(设计)人: | 王国富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国富 |
| 主分类号: | F16H3/44 | 分类号: | F16H3/44;F16H57/00;G06F30/17;G06F30/20;G06F111/10;G06F119/14 |
| 代理公司: | 重庆中之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3 | 代理人: | 仇倩倩 |
| 地址: | 615100 四川省凉山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行星 齿轮 变速 机构 设计 方法 制造 | ||
1.一种多联行星齿轮变速机构的设计方法,其中同轴的多个行星轮为一组,同一径向平面的对齿机构和多个行星轮为一联,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以任一组行星轮组为第一组行星轮组,将行星轮组与对齿机构进行对齿以确定第一组行星轮组的相对对齿位;设各行星轮组的基准线位均为0°线位,第一组行星轮组中各联行星轮的一个齿谷中心都对应在基准线位上;
将各行星轮组的基准线位确定为各行星轮组的对齿位,计算各行星轮组中各联行星轮相对于基准线位的齿差角度位;
以第一组行星轮组的相对对齿位为计算起始位,计算各行星轮组的相对对齿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联行星齿轮变速机构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设对齿机构为齿圈,以齿圈的一个齿峰正中心为齿圈的0°线位,将齿圈的0°线位确定为第一组行星轮组在齿圈上的相对对齿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联行星齿轮变速机构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设多联行星齿轮变速机构共有N联,每组行星轮组中的各联行星轮为gn,n为各联行星轮的联序,n=1,2,3,……N,各联齿圈为by,y为各联齿圈的联序,y=1,2,3……N,计算各行星轮组中各联行星轮相对于基准线位的齿差角度位,计算公式为式中M为行星轮组的组数,m为各行星轮组按顺时针方向排列的组序,m=1,2,3……M,Zgn为多联行星齿轮变速机构中各联行星轮的齿数,Zby为与行星轮同联的齿圈的齿数,整齿数为中的整数位,为各行星轮组中各联行星轮相对于基准线位的齿差角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联行星齿轮变速机构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设对齿机构为太阳轮,以太阳轮的一个齿峰正中心为太阳轮的0°线位,并将太阳轮的0°线位确定为第一组行星轮组与太阳轮对齿时在太阳轮上的相对对齿位。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联行星齿轮变速机构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设多联行星齿轮变速机构共有N联,每组行星轮组中的各联行星轮为gn,n为各联行星轮的联序,n=1,2,3,……N,各联太阳轮为ax,x为各联太阳轮的联序,x=1,2,3……N,计算各行星轮组中各联行星轮相对于基准线位的齿差角度位,计算公式为360°-式中M为行星轮组的组数,m为各行星轮组按逆时针方向排列的组序,m=1,2,3……M,Zgn为多联行星齿轮变速机构中各联行星轮的齿数,Zax为与行星轮同联的太阳轮的齿数,整齿数为中的整数位,为各行星轮组中各联行星轮相对于基准线位的齿差角度。
6.一种多联行星齿轮变速机构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通过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计方法设计出多联行星齿轮变速机构,根据基准线位和齿差角度位对各行星轮组进行加工装配;
在行星架上按组序依次将各行星轮组与对齿机构进行对齿装配。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多联行星齿轮变速机构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对各行星轮组进行加工装配时,先确定行星轮组的基准线位,再以基准线位确定各联行星轮的齿差角度位,最后以各联行星轮的齿差角度位为各联行星轮的轮齿加工起始位对行星轮组进行加工装配。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多联行星齿轮变速机构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对各行星轮组进行加工装配时,先对行星轮组中的各联行星轮分别加工成型,再以各联行星轮的一个齿谷中心为起始点,根据各联行星轮的齿差角度确定各联行星轮的基准线位,将各行星轮组中的各联行星轮按确定的基准线位装配成组。
9.一种齿轮变速机构,其特征在于:由权利要求6所述的多联行星齿轮变速机构的制造方法制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国富,未经王国富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524572.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