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中继WPT系统效率、功率计算和双中继WPT系统的优化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111500419.X | 申请日: | 2021-12-0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189060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15 |
| 发明(设计)人: | 陈炜智;肖静;葛灿;龚文兰;欧阳进;吴宁;卓浩泽;韦振乐;韦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柳州供电局;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 主分类号: | H02J50/12 | 分类号: | H02J50/12;H02J50/80 |
| 代理公司: | 南宁东智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5117 | 代理人: | 裴康明 |
| 地址: | 545006 广西壮***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中继 wpt 系统 效率 功率 计算 优化 方法 | ||
1.多中继WPT系统效率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建立多中继无线电能传输系统模型,包括原边发射回路、中继回路、副边接收回路;所述原边发射回路包括电源模块、高频逆变模块、原边补偿网络、原边发射线圈;所述中继回路包括若干个中继线圈;所述副边接收回路包括副边补偿网络、整流滤波模块、负载;
S2:建立多中继无线电能传输系统模型的等效电路模型,并对等效电路模型进行KVL分析得到如下方程:
其中,RL为负载电阻,Req为系统等效负载电阻;为等效的交流电压向量,L1~Ln为谐振线圈自感,C1~Cn为谐振电容,为各谐振回路的电流向量,R1~Rn为谐振线圈内阻,Mij为线圈i和j之间的互感,i,j∈{1,2,...,n};谐振线圈包括原边发射线圈、中继线圈、副边接收线圈;
S3:计算系统工作角频率,系统工作角频率ω等于各回路谐振角频率ω0,并满足:
S4:计算各回路反射阻抗,其中Z1~Zn表示各回路中的反射阻抗,可以表示为:
S5:各回路及系统效率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中继WPT系统效率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谐振线圈内阻R1~Rn和线圈互感Mij均与线圈半径r、匝数N、导线线径a有关,线圈互感Mij还与线圈间距d1~dn-1有关,因此,系统效率可以表示为:
η=f(ω0,r,N,a,d1,d2,...dn-1,Req)。
3.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中继WPT系统效率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谐振线圈为平面螺旋线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中继WPT系统效率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平面螺旋线圈的内阻的计算方式如下:
式中,μ0为真空中的磁导率;N表示线圈匝数;r为线圈的径向半径;a为铜线线径;σ为导体电导率。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中继WPT系统效率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平面螺旋线圈之间的互感,线圈互感的计算方式如下:
其中,a、b分别为线圈i和线圈j的半径,d为两圆环之间的轴向距离,γ=2ab/(a2+b2+d2)。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中继WPT系统效率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当两平面螺旋线圈为圆形时,其互感为:
其中ρ=1;N1、N2分别为两平面螺旋线圈的匝数。
7.多中继WPT系统功率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以下方式计算:其中,为副边接收谐振回路的电流向量,Req为系统等效负载电阻。
8.双中继WPT系统的优化方法,所述双中继WPT系统包括原边发射线圈、第一中继线圈、第二中继线圈、副边接收线圈,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设定第一中继线圈、第二中继线圈的结构一致,线圈间距d1=d2=d3,d1表示原边发射线圈与第一中继线圈之间的距离,d2表示第一中继线圈、第二中继线圈之间的距离,d3表示第二中继线圈、副边接收线圈之间的距离;原边发射线圈、第一中继线圈、第二中继线圈、副边接收线圈的匝数相同,其他参数与发射、接收线圈相同;
当双中继线圈半径大小确定,匝数同步变化时,采用权利要求1-6任一所述的效率计算方法计算双中继WPT系统的效率,绘制在不同负载下系统传输效率η随第一或第二中继线圈匝数N的变化曲线,当曲线达到最高值时,表示系统传输效率η达到最大值,对应的中继线圈匝数N则为最优匝数;
当第一中继线圈、第二中继线圈的匝数不同时,在其他参数不变的情况下,采用权利要求1-6任一所述的效率计算方法计算双中继WPT系统的效率,绘制在不同负载下系统传输效率η随第一中继线圈、第二中继线圈的匝数变化的曲面,当曲面达到最高值时,表示系统传输效率η达到最大值,对应的第一中继线圈、第二中继线圈的匝数则为最优组合匝数;
S2:设定第一中继线圈、第二中继线圈的结构一致,线圈间距d1=d2=d3,设第一中继线圈、第二中继线圈的半径与原边发射线圈和副边接收线圈相同,第一中继线圈、第二中继线圈的其他参数与原边发射线圈和副边接收线圈相同,采用权利要求1-6任一所述的效率计算方法计算双中继WPT系统的效率,绘制在不同负载下系统传输效率η随第一或第二中继线圈半径r的变化曲线,当曲线达到最高值时,表示系统传输效率η达到最大值,对应的中继线圈半径r则为最优线圈半径,此时原边发射线圈和副边接收线圈的半径相同;
当第一中继线圈、第二中继线圈的半径非同步变化时,在其他参数不变的情况下,采用权利要求1-6任一所述的效率计算方法计算双中继WPT系统的效率,绘制在不同负载下系统传输效率η随第一中继线圈、第二中继线圈的半径变化的曲面,当曲面达到最高值时,表示系统传输效率η达到最大值,对应的第一中继线圈、第二中继线圈的半径则为最优组合半径;
S3:设定双中继线圈结构保持一致,线圈总间距d1+d2+d3=d,其他参数与原边发射线圈和副边接收线圈相同,采用权利要求1-6任一所述的效率计算方法计算双中继WPT系统的效率,绘制在不同负载下系统传输效率η随原边发射线圈与第一中继线圈的距离d1、第二中继线圈与副边发射线圈的距离d3变化的曲面,当曲面达到最高值时,表示系统传输效率η达到最大值,对应的距离d1、d3则为最优组合距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柳州供电局;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未经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柳州供电局;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500419.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数据处理方法及相关装置
- 下一篇:一种含甲基硫酸钠的废水处理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