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壳管和板式结合的高效换热器在审
| 申请号: | 202111486507.9 | 申请日: | 2021-12-0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396821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26 |
| 发明(设计)人: | 付俪静;沈小兵;周修龙;顾宇盟 | 申请(专利权)人: | 惠生(南通)重工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8D21/00 | 分类号: | F28D21/00;F28F3/10;F28F9/26;F28F1/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正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508 | 代理人: | 庄博强 |
| 地址: | 226000 江苏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板式 结合 高效 换热器 | ||
本申请涉及一种壳管和板式结合的高效换热器,涉及热交换器技术领域。其包括壳体,壳体上开设有介质进口及介质出口,壳体内部设置有若干换热盘,换热盘包括第一板片及第二板片,第一板片及第二板片上均贯穿开设有进液孔及出液孔,进液孔与介质进口连通,出液孔与介质出口连通,第一板片及第二板片通过内孔圈连接,换热盘两侧均设置有用于密封一对换热盘的密封外圈。本申请中的热交换器进行热交换时,操作人员将一种液体从进液孔流入管道内,接着液体在板片之间及内孔圈之间流动,此时可以与壳体内的另一种与之存在温度差的液体产生热交换,在热交换的过程中,由于板片与液体的接触面积较大,从而使得两种液体都充分进行换热,热交换效率较高。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热交换器领域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壳管和板式结合的高效换热器。
背景技术
热交换器是用来使热量从热流体传递到冷流体,以满足规定的工艺要求的装置,是对流传热及热传导的一种工业应用。
目前,市场上的热交换器主要为管式热交换器;管式热交换器包括壳体,壳体两端分别开设有进液孔及出液孔,进液孔及出液孔均连通设置有分配室;壳体内部设置有换热管,换热管与壳体两端的分配室均连通设置;壳体侧壁上与壳体内部连通开设有换热进口及换热出口;壳体的内侧壁上还设置有用于增加流体流程的折流板;当需要采用管式热交换器进行热交换时,操作人员可以向进液孔内注入冷流体的同时向热流进口内注入热流体,此时冷流体通过分配室进入到冷凝管内并朝向出液孔的方向流动,热流体则存在于冷凝管的外侧壁上与冷流体产生热交换。
在实现本申请过程中,发明人发现该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管式换热器由于其在换热过程中,当流体在壳体内部产生流动时,存在折流板与壳体及折流板及换热管之间的旁路,从而使得壳体内部的一部分流体没有充分的参与换热,进而使得其换热效率较低,故有待改善。
发明内容
为了改善相关技术中的热交换器在换热时换热效率较低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壳管和板式结合的高效换热器。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壳管和板式结合的高效换热器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壳管和板式结合的高效换热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上开设有介质进口及介质出口,所述壳体内部设置有若干换热盘,所述换热盘包括第一板片及第二板片,所述第一板片及第二板片上均贯穿开设有进液孔及出液孔,所述进液孔与介质进口连通,所述出液孔与介质出口连通,所述第一板片及第二板片通过内孔圈连接,所述内孔圈用于连通第一板片及第二板片的进液孔及出液孔,所述换热盘两侧均设置有用于密封一对换热盘的密封外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采用本申请中的热交换器进行热交换时,操作人员将一种液体从进液孔流入管道内,接着液体在板片之间及内孔圈之间流动,此时可以与壳体内的另一种与之存在温度差的液体产生热交换,在热交换的过程中,由于板片与液体的接触面积较大,从而使得两种液体都充分进行换热,进而使得本申请中的热交换器相比于相关技术中的管式热交换器在换热时热交换效率较高。
可选的,所述壳体上开设有换热进口及换热出口,所述换热进口与换热出口中心的连线与壳体垂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换热进口及换热出口的结构使得操作人员可以对壳体内的液体进行循环更换使用,一方面通过增加液体的流速增加了热交换时的效率,另一方面,通过换热进口与换热出口在同一条直线上的结构使得液体与板片的外侧壁充分接触,从而进一步的增加了换热效率。
可选的,所述密封外圈的厚度大于第一板片及第二板片之间的厚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板片内部的液体粘性较高时,第一板片与第二板片之间保持一定厚度,降低了液体在板片内部流动时产生滞留的可能性,同时也降低了液体在板片的内侧壁上堆积凝固的可能性,从而使得板片内部不易被粘性较高的液体污染,降低了由于粘性较高的液体堆积导致的
可选的,所述壳体、第一板片及第二板片的截面均为圆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惠生(南通)重工有限公司,未经惠生(南通)重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48650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