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可变径即时增量开关在审
| 申请号: | 202111482581.3 | 申请日: | 2021-12-0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130564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04 |
| 发明(设计)人: | 陆民斌;杨习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陆民斌 |
| 主分类号: | B05B12/08 | 分类号: | B05B12/08;B05B15/522 |
| 代理公司: | 广西南宁公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5104 | 代理人: | 黄宗全 |
| 地址: | 530044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可变 即时 增量 开关 | ||
可变径即时增量开关,包括外壳、顶杆,弹簧,喷孔和变径头,通过调节变径头与喷孔之间的距离,从而实现对流体的送料控制。本发明的开关结构简单,控制方式安全有效,当流体为液体时,可实现即调即控制,安全高效,可有效杜绝安全隐患,同时可有效预防喷孔堵塞。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控制阀技术领域,尤其是可变径即时增量开关。
背景技术
现有的流体喷孔,一般是在管道中设置调节阀,通过调节阀来控制流体的量,从而实现对流体的控制。但是这种控制方式用于远离使用端,不能即调即实现控制,同时由于流体杂质比较多、容易在喷孔处形成堵塞。
发明内容
针对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可变径即时增量开关,通过在喷孔下方设置变径头,调节变径头和喷孔的间距,实现即调即实现控制的目的,同时由于喷孔与变径头之间是相对活动的,通过活动变径头可有效清理喷孔中的杂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以下的技术手段:
可变径即时增量开关,包括外壳,密封圈,顶杆,弹簧,喷孔和变径头;喷孔设置在外壳上,与外壳内的腔体相连通,外壳的底部一侧设置进料口,另一侧设置有操作杆孔,操作杆穿过操作杆孔通过密封圈与外壳连接;顶杆通过通料盘上的开孔与外壳连接,顶杆可相对于通料盘上下滑动,顶杆下部设置有凹槽,操作杆的一端插入到凹槽内,顶杆的上部设有变径头,弹簧套在顶杆上部,弹簧的一端由变径头卡住,另一端由通料盘卡住;变径头设置在外壳内部且位于喷孔的正下方,通料盘设置在外壳内部的腔体中与外壳连接。
所述的变径头顶部带尖顶。
所述的变径头为从顶部到底部逐渐平滑增大的锥体或台体。
所述的外壳包括第一壳体、第二壳体及第三壳体,各壳体之间通过相互匹配的螺纹活动连接。
所述密封圈设在第二壳体及第三壳体之间。
本发明获得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的喷孔结构简单,控制方式安全有效,可实现关断即停,安全高效,可有效杜绝安全隐患。
2、由于变径头在喷孔下的升降,能够有效预防喷孔的堵塞。
3、密封圈在保证自已受压状态下处于密封的同时,对操作杆支撑点的作用没有改变密封圈的任何性能,操作杆上提下拉也只是使密封圈外压外张,内压内张作用而已,不会产生机械滑动磨擦而磨损。
4、通过变径头的使用,可快速的改变流量。
附图说明
图1是可变径即时增量开关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是弹簧,2是第一壳体,3是第二壳体,4是流体,5第三壳体,6是喷孔,7是操作杆,8是密封圈,9是顶杆,10是变径头,11是通料盘。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描述:
如图1所示,可变径即时增量开关包括弹簧1,第一壳体2,第二壳体3,第三壳体5,喷孔6,操作杆7,密封圈8,顶杆9及变径头10。
第一壳体设在第二壳体的上部,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通过相互匹配的螺纹活动连接在一起,通料盘设置在第二壳体与第一壳体相连接处,通料盘的设置,是为了给顶杆一个支撑。
喷孔设置在第一壳体上,与第一壳体内的空腔相连通,第二壳体底部一侧设置进料口,另一侧设置有操作杆,操作杆穿过操作杆孔通过密封圈与外壳连接。
顶杆通过通料盘上的开孔与第二壳体连接,顶杆可相对于通料盘上下滑动。顶杆下部设置有凹槽,操作杆的一端插入到凹槽内。顶杆的上部设有变径头,弹簧套在顶杆上部,弹簧的一端由变径头卡住,另一端由通料盘卡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陆民斌,未经陆民斌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48258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冰上运动体育馆温度智能调控装置
- 下一篇:一种硝酸纤维素膜及其制备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