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用于体外和体内的止血防粘连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111481560.X | 申请日: | 2021-12-0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272445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2-03 |
| 发明(设计)人: | 吴焕岭;郭岭岭;何雪梅;汪阳;王乃涛;谢周良;郭庆 | 申请(专利权)人: | 盐城工学院 |
| 主分类号: | A61L31/04 | 分类号: | A61L31/04;A61L31/14;A61L31/16;C08B15/04 |
| 代理公司: | 上海泰能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33 | 代理人: | 杨琴;黄志达 |
| 地址: | 224051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体外 体内 止血 粘连 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用于体外和体内的止血防粘连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将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在纤维素酶条件下酶降解处理,离心,透析,浓缩,然后置于氧化剂体系中氧化生成OCMC‑Na,洗涤,离心,透析,再通过酰胺交联反应与壳聚糖CS进行交联改性获得止血防粘连材料OCMC‑CS。该方法制备得到的止血防粘连材料具有较低结晶度、较好的速溶性和凝胶化性以及止血性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组织修复材料及其制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可用于体外和体内的止血防粘连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临床上广泛使用的止血防粘连医用材料——强生速即纱(Surgicel),是一种氧化再生纤维素材料,它是一种水溶性可体内吸收纤维素,其止血防黏连原理为当它溶于水后形成一定黏度的水性胶体,从而膨胀填补创面空隙或压迫血管达到止血和防黏连的目的。在传统的制备工艺中,一方面,均以天然纤维素(棉、麻、竹子、树、灌木等)为原材料,这些材料中含有大量、种类较多的杂质,使得处理过程复杂,产品纯度低等问题;另一方面,传统工艺采用的再生纤维素多是以织物固态形式进行氧化,存在再生过程晶体离解不彻底、氧化过程氧化不充分,使得制备得到的氧化再生纤维素性质不均匀、降解性能不稳定;再者,材料的性质单一,通过改性处理对其实施功能化也是目前生物医用材料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因此需要探究一种氧化再生纤维素ORC制备过程中晶体离解彻底、氧化充分均匀的方法,并对其进行功能化。生物酶处理具有节能、高效、环保的优点,代替传统复杂的纤维素再生工艺具有明显的优势,能够大幅降低化学品的使用量。壳聚糖是一种优良的海洋衍生物材料,具有非常优异的亲水性、生物相容性和体内降解吸收性,用壳聚糖对止血防粘连材料实施功能改性,可以提升现有材料的止血防粘连性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用于体外和体内的止血防粘连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以克服现有技术中氧化再生纤维素制备过程中晶体离解不彻底、氧化过程氧化不充分从而导致氧化再生纤维素性质不均匀、降解性能不稳定的缺陷。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用于体外和体内的止血防粘连材料,将羧甲基纤维素钠CMC在纤维素酶条件下酶降解处理,离心,透析,浓缩,然后置于氧化剂体系中氧化,洗涤,离心,透析,再通过酰胺交联反应与壳聚糖进行交联改性获得。
所述羧甲基纤维素钠重均分子量Mw为250000~700000。
所述纤维素酶为复合酶体系,活性10000~20000u/g。
所述纤维素酶主要由外切β-葡聚糖酶、内切β-葡聚糖酶和β-葡萄糖苷酶木聚糖酶等多组分酶体系组成。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可用于体外和体内的止血防粘连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
(1)将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分散到水中形成浆液,添加纤维素酶,酶降解处理,离心,透析,浓缩,得到结晶度和聚合度降低的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溶液;
(2)将步骤(1)中结晶度和聚合度降低的羧甲基纤维素钠溶液置于氧化体系中选择性氧化,羧甲基纤维素钠聚合单元中的C6伯羟基通过氧化成为羧基,洗涤,离心,透析,浓缩,得到氧化的羧甲基纤维素钠材料OCMC-Na溶液;
(3)将活化试剂和交联剂加入壳聚糖水溶液中,搅拌,加入步骤(2)中OCMC-Na溶液,继续搅拌反应,离心、透析,冷冻干燥,得到OCMC-CS,即止血防粘连材料。
所述步骤(1)中酶降解处理温度为40~55℃,酶降解处理时间为24~36h,pH值为4.5~6.5。
所述步骤(1)中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和纤维素酶的比例为1kg:5~10mL。
所述步骤(1)中酶降解后的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重均分子量Mw为50000~200000。
所述步骤(1)中结晶度和聚合度降低的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溶液浓度为1.2~1.3g/mL。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盐城工学院,未经盐城工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48156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农药传递系统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生物技术用微生物培养恒温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