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远程抛放绳索的索降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111472170.6 | 申请日: | 2021-12-0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132504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21 |
| 发明(设计)人: | 李琦;朱运林;马启明;钱叶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航宇救生装备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4D1/02 | 分类号: | B64D1/02 |
| 代理公司: | 中国航空专利中心 11008 | 代理人: | 张明 |
| 地址: | 441003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远程 绳索 装置 | ||
1.一种可远程抛放绳索的索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抛放装置(1)、支撑杆(2)、下部安装组件(3)、上部安装组件(4)、索降绳索(5),其中:
索降绳索(5)被钩挂并约束在抛放装置(1)的受力钩(1-1)上,所述抛放装置(1)通过销轴安装在支撑杆(2)上,抛放装置(1)能够利用销轴旋转摆动;支撑杆(2)通过下部安装组件(3)的抱箍安装固定在直升机起落架上,通过上部安装组件(4)以三角形结构安装固定在直升机门框上;在飞行员座椅旁的地板上安装有拉动手柄,拉动手柄通过钢丝绳与抛放装置(1)连接,当飞行员操作拉动手柄拉动钢丝绳时,钢丝绳能够拉动抛放装置(1)产生解锁动作抛放索降绳;
所述抛放装置(1)包括受力钩(1-1)、支撑件(1-2)、连杆(1-3)、复位弹簧(1-4)、连动绳(1-5)、壳体(1-6),其中:
壳体(1-6)的前端设置有挂钩安装座(1-7),所述受力钩(1-1)的安装端铰接在挂钩安装座(1-7)上;在人员索降时,抛放装置(1)处于锁定状态时,受力钩(1-1)的活动端的开锁方向被支撑件(1-2)约束;
所述支撑件(1-2)的上端铰接在壳体上,下端前侧面为限制所述受力钩(1-1)的限制面;支撑件(1-2)的下端后侧面与连杆(1-3)的安装端铰接,连杆(1-3)的自由端支撑在位于壳体(1-6)内壁上支撑块(1-8)上的卡槽(1-9)中,且自由端与连动绳(1-5)连接,连动绳(1-5)通过接头(1-10)、钢丝绳与所述拉动手柄连接;所述复位弹簧(1-4)连接连杆(1-3)与壳体(1-6);
所述复位弹簧(1-4)的一端连接在壳体(1-6)的上端,另一端连接在连杆(1-3)上,在复位弹簧(1-4)的弹力作用下,使得连杆(1-3)的自由端卡在支撑块(1-8)上的卡槽(1-9)中,限制所述支撑件(1-2)不能转动,从而保持受力钩(1-1)的锁定位置;
所述支撑块(1-8)上的卡槽(1-9)为一个直角槽,所述连杆(1-3)的自由端为矩形结构;连杆(1-3)在锁定位置时,垂直于支撑块(1-8)的表面,同时也垂直于壳体(1-6)的外壁;
当飞行员通过拉动手柄带动钢丝绳时,连杆(1-3)的自由端被连动绳(1-5)向下拉动,克服复位弹簧(1-4)的弹力从所述直角槽中滑出,连杆(1-3)的自由端与支撑块(1-8)脱离后,支撑件(1-2)失去限制,支撑件(1-2)带动连杆(1-3)共同旋转,从而使得受力钩(1-1)失去位置束缚而打开,解除对受力钩(1-1)的约束,索降绳索(5)即可在重力作用下使受力钩(1-1)转动并脱离受力钩(1-1),索降绳索(5)被抛放。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远程抛放绳索的索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2)为L型结构,包括平直段(2-1)、支撑段(2-3)以及连接平直段(2-1)和支撑段(2-3)的弯折段(2-2),抛放装置(1)以及上部安装组件(4)固定在支撑杆(2)的平直段(2-1)上,而支撑段(2-3)的下端设置所述下部安装组件(3);直升机平飞或悬停状态下,所述平直段(2-1)平行于水平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远程抛放绳索的索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部安装组件(4)包括多根支杆,相邻的支杆构成V型结构,从而使得直升机门框与支撑杆(2)的平直段(2-1)之间形成多个三角形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远程抛放绳索的索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部安装组件(3)包括安装架(3-1)与抱箍,支撑杆(2)的支撑段(2-3)下端铰接在安装架(3-1)上,安装架(3-1)通过所述抱箍固定在起落架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远程抛放绳索的索降装置,其特征在于,在锁定状态下,所述支撑件(1-2)垂直于支撑杆的平直段(2-1),而连杆(1-3)倾斜于所述的平直段(2-1)。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远程抛放绳索的索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头(1-10)装配在位于壳体(1-6)后端的安装口中,接头(1-10)的轴向平行于所述支撑杆(2)的平直段(2-1);所述的钢丝绳从接头(1-10)中穿过,与所述连动绳(1-5)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航宇救生装备有限公司,未经航宇救生装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472170.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