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NFC天线组装设备有效
| 申请号: | 202111470129.5 | 申请日: | 2021-12-0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055119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18 |
| 发明(设计)人: | 杨帆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海风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3P19/00 | 分类号: | B23P19/00;B65B69/00;H01Q1/2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卓恒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394 | 代理人: | 李迪 |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莞市常***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nfc 天线 组装 设备 | ||
本发明涉及NFC天线制造领域,特别涉及一种NFC天线组装设备,包括平台和龙门架,所述龙门架固定安装于平台上表面,所述平台上表面等间距阵列有三组输送组件,所述龙门架顶部对称安装有气缸,所述气缸的伸缩杆端固定安装有托架,所述托架下表面对称设置有两组浮动辊排,所述浮动辊排位于输送组件正上方,两组所述浮动辊排之间设置有线圈吊装组件;所述输送组件包括主动辊、主动轮和等距阵列于平台内的浮动轮,所述主动轮通过键固定连接且等间距阵列于主动辊表面,在平台上设置有传动组件,用于对NFC天线治具板进行输送,提高工作效率,解决人工对位的缺陷,缩短操作时长;通过两组限位板,既可以在吸附时保证线圈居中,又可以防止线圈和治具板组合时产生位移。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无线通讯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NFC天线组装设备。
背景技术
由于无线通讯技术的发展,电子产品越来越重视信号的接收/传送质量要求,且使用者对于电子产品要求轻、薄、短、小等特性,再加上高度整合的特性要求,以达到小型化、多功能的操作目的。而天线的效能成为影响无线通讯质量重要的一环,各种无线通讯系统的天线,依照不同的应用而有不同的特性需求,如为了便于携带及美观,移动电话内可设有移动通讯、定位、数字电视、无线局域网等单功能或多功能天线。目前业界致力于降低各种移动天线的尺寸,以节省装置成本并达到移动通讯装置的小型化。
NFC又称近距离无线通信,是一种短距离的高频无线通信技术,允许电子设备之间相互进行非接触点式点对点传输交换数据,该技术由免接触式射频识别演变而来,并向下兼容免接触式射频识别,主要用于手机等手持设备中提供M2M的通信。具有轻松、安全、快捷的好处,因此,NFC技术被认为在手机支付等领域具有很大的应用前景。
在现有的NFC天线设计中,多采用FPC(柔性电路板)软板方式制作,目前大部分的NFC天线组装中,均是人工通过边角定位进行贴服,但人工贴附对位时间较长,且对位精度容易偏位。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NFC天线组装设备,包括平台和龙门架,所述龙门架固定安装于平台上表面,所述平台上表面等间距阵列有三组输送组件,所述龙门架顶部对称安装有气缸,所述气缸的伸缩杆端贯穿于龙门架且延伸至龙门架内部,所述气缸的伸缩杆端固定安装有托架,所述托架下表面对称设置有两组浮动辊排,所述浮动辊排位于输送组件正上方,两组所述浮动辊排之间设置有线圈吊装组件;
所述输送组件包括主动辊、主动轮和等距阵列于平台内的浮动轮,所述主动轮通过键固定连接且等间距阵列于主动辊表面,所述主动辊、主动轮和浮动轮之间通过传送带传动连接,所述主动辊一端传动连接有驱动电机;
所述线圈吊装组件包括吸盘支架和设置于吸盘支架两侧的限位板和吸盘,所述吸盘和吸盘支架固定连通,所述吸盘支架和限位板均通过弹性连接件设置于托架下表面;
所述龙门架底面一侧设置有除膜机构,所述除膜机构包括撕膜辊、电动滑台和旋转电机,所述旋转电机固定安装于龙门架顶部,且旋转电机的输出轴端固定安装有顶板,所述电动滑台固定安装于顶板底面,所述电动滑台的滑块上固定安装有安装架,所述撕膜辊转动安装于安装架内,所述撕膜辊表面设置有黏胶层。
进一步的,所述托架包括托板和四组立板,所述浮动辊排转动安装于相邻两组立板之间,所述浮动辊排包括至少六组浮动轮,所述浮动轮等距阵列且转动安装于两组立板之间,所述浮动轮表面包胶处理。
进一步的,所述主动辊转动安装于平台一侧,且主动辊一端通过联轴器和驱动电机的输出轴端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平台内开设有安装槽,所述主动轮等距阵列于安装槽内,所述安装槽内位于主动轮两侧均滑动安装有支撑块,所述主动轮转动安装于支撑块内。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块一侧固定安装有承托板,所述承托板和平台下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内贯穿设置有第一导向杆,所述第一导向杆顶端滑动安装于平台内,且第一导向杆底端固定安装于承托板上表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海风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海风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47012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