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双链式区块链的电-热市场互动交易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111451637.9 | 申请日: | 2021-12-0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372880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9 |
| 发明(设计)人: | 李德鑫;李宝聚;杨冬梅;刘刚;孙勇;刘畅;傅吉悦;郭雷;刘友波;曹政;王尧;祁浩南;庄冠群;张家郡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吉林省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6Q40/04 | 分类号: | G06Q40/04;G06Q50/06;G06F30/20;G06F111/04 |
| 代理公司: | 长春市吉利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22206 | 代理人: | 李晓莉 |
| 地址: | 130021 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链式 区块 市场 互动 交易 方法 | ||
1.一种基于双链式区块链的电-热市场互动交易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且以下步骤顺次进行,
步骤一、构建公有链和联盟链
部署公有链和联盟链耦合的双链式区块链电-热市场互动交易结构,其中公有链用于支持链上交易节点协商实现端对端交易,联盟链用于存储网架结构的物理信息,实现交易共识方案的分布式安全校核;
步骤二、公有链内建模
针对电-热用户用电需求和各新能源发电企业的发电计划进行用户端和发电企业端决策的差异化建模,电-热用户端以电热用户自身收益最大为目标进行建模,以电-热用户提出过网费成本及用户购买电量为约束;发电企业端建立光伏出力模型以及微型燃气轮机成本模型,以总体发电成本最小和收益最大建模决策,满足系统潮流约束和自身售电能力约束;
步骤三、交易校验
电-热用户为买方,发电企业端为卖方,通过拉格朗日乘子法求解买卖方各自的优化模型,通过链上广播更新交易报价及交易量进行互动博弈,当满足系统收敛判据后,形成交易匹配信息,通过运用跨链技术实现公有链和联盟链之间的数据交互,通过联盟链进行安全校核,校核通过后制定智能合约实现交易结算,完成新能源场站与电-热负荷用户间的互动消纳。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双链式区块链的电-热市场互动交易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步骤一中公有链链上交易节点包括新能源发电企业和电-热用户。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双链式区块链的电-热市场互动交易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步骤一中公有链和联盟链耦合的双链式区块链电-热市场互动交易结构执行过程编写成智能合约,智能合约部署在公有链和联盟链耦合的区块链上,智能合约中包括6种合约流程,分别为无合约执行、合约交互、合约校核、合约签署、合约执行以及偏差计算。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双链式区块链的电-热市场互动交易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步骤二电-热用户端以电热用户自身收益最大为目标进行建模,电-热用户i在时刻t的优化决策模型为:
Pg,i,min≤Pg,i≤Pg,i,max
式中:Pi,j和Pgrid,i分别为电-热用户i和新能源发电企业j以及与主网的交易功率量;λi,j和λgrid,i为交易价格,其中输送电能产生的过网费依据配电网电压等级和交易交易政策加到对应买卖双方的交易价格中,Pd,i为电-热用户的负荷量,λd,i为用电价格,Pg,i为电-热用户可调节负荷量;Cg,i(·)为成本函数;Pg,i,max和Pg,i,min分别为电-热用户可调节负荷的最大量和最小量;N为链上交易节点总数,为电-热用户和新能源发电企业总和。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双链式区块链的电-热市场互动交易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步骤二中发电企业端建立光伏出力模型以及微型燃气轮机成本模型为,
光伏出力成本模型为:
式中,为发电企业j发电成本单价,Cj,de为发电企业j的设备成本,Pj,GE为光伏系统年发电量,Tj,LS为光伏系统使用期限;
微型燃气轮机的成本模型为:
式中,为发电企业j的微型燃气轮机在交易时段t内的出力;为交易时段t内微型燃气轮机的成本,a,b,d为与燃气轮机成本相关的系数;和为该时段内燃气轮机输出功率上下限;
则新能源发电企业决策模型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吉林省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未经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吉林省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451637.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