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屋内救援用消防灭火智能机器人在审
| 申请号: | 202111439032.8 | 申请日: | 2021-11-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975688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28 |
| 发明(设计)人: | 王兴洪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星农机装备(新昌)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62C27/00 | 分类号: | A62C27/00 |
| 代理公司: | 宁波甬岳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349 | 代理人: | 王红太 |
| 地址: | 3125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屋内 救援 消防 灭火 智能 机器人 | ||
本申请涉及消防灭火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屋内救援用消防灭火智能机器人,包括车体、撑顶装置和灭火装置,所述车体的侧壁上设有升降框,所述撑顶装置包括主撑组件和两个辅撑组件,所述主撑组件设置在车体的顶部,且主撑组件的底部与升降框滑动连接,两个所述辅撑组件呈对称设置在主撑组件的两侧,所述灭火装置设置在车体内,且灭火装置的顶部贯穿车体并向外延伸。本发明优点在于:通过主撑组件与两个辅撑组件的配合,能够对工厂内即将坍塌的屋顶进行支撑,保护工厂内的员工不受屋顶坍塌的危害,通过灭火装置可对工厂内进行灭火工作,保护工厂内的员工不受火灾的危害。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消防灭火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屋内救援用消防灭火智能机器人。
背景技术
随着国家的发展,在经济迅速增长的同时,社会上也存在着诸多安全隐患,各类场所会不可避免的突发火灾,火灾发生后早一刻及时扑救就少一分损失。现在的消防实战中,常见的灭火方式为利用消防车在火灾外围进行定点作业和由消防员拖拽水源深入火灾现场进行移动作业,对于工厂这种地形较大的火灾现场只能依靠消防人员在工厂外围移动来进行灭火,然而,由于火灾现场通常存在各种各样的安全隐患,且通常伴随着大量浓烟,消防人员在进入火灾现场内部之前往往并不能很充分的侦察和分析现场情况,这导致消防人员的人身安全得不到保证。此外,仅依靠消防人员进行移动作业来灭火,对于一些高危火场的扑救工作,如遇到易塌陷的火场则无法进行第一时间的扑救。在处处讲求以人为本的社会发展趋势中,设计一款高性能的消防机器人成为了使消防人员远离危险、避免伤害以及火场及时扑救的有效替代方案。
目前,消防灭火机器人存在着不能够在工厂内对即将坍塌的石砖、屋顶等进行支撑的功能,不能够对工厂内的员工进行保护,使得工厂内的大多工作人员面临生命危险。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屋内救援用消防灭火智能机器人,包括车体、撑顶装置和灭火装置,所述车体的侧壁上设有升降框,所述撑顶装置包括主撑组件和两个辅撑组件,所述主撑组件设置在车体的顶部,且主撑组件的底部与升降框滑动连接,两个所述辅撑组件呈对称设置在主撑组件的两侧,所述灭火装置设置在车体内,且灭火装置的顶部贯穿车体并向外延伸。
进一步的,所述主撑组件包括升降板、主撑板、主液压杆、转动杆、转动轴、转动齿轮和同步带,所述升降板呈竖直滑动设置在升降框内,所述主撑板位于车体的正上方,且升降板的顶部与主撑板相连接,所述主液压杆竖直设置在车体的顶部,且主液压杆的输出端与主撑板的底部相连接,所述转动杆水平转动设置在主撑板内,且转动杆的两端均贯穿主撑板并向外延伸,所述转动轴水平转动设置在升降板内,所述同步带设置在升降板内,且同步带的一端套设在转动轴上,同步带的另一端依次贯穿升降板和主撑板并套设在转动杆上,所述升降框的内壁上设有升降齿条,所述转动齿轮套设在转动轴上,且转动齿轮贯穿升降框并与升降齿条相啮合,所述转动杆的两端上均设有主动伞齿,且两个主动伞齿分别与两个辅撑组件相啮合。
进一步的,每个所述辅撑组件均包括辅撑板、辅液压杆、铰接座、铰接架、冂型架和从动伞齿,所述辅撑板转动设置在主撑板的侧壁上,所述辅撑板的外壁上开设有开口,且主动伞齿位于开口内,所述从动伞齿设置在辅撑板的外壁上,且从动伞齿与主动伞齿相啮合,所述冂型架设置在车体的顶部,所述铰接座的底部套设在冂型架上,所述辅液压杆设置在铰接座的顶部,所述铰接架水平设置在辅撑板的侧壁上,且铰接架与辅液压杆的输出端相铰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星农机装备(新昌)有限公司,未经国星农机装备(新昌)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43903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