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满足大壁障侧碰性能要求的车门烟灰缸结构在审
| 申请号: | 202111420227.8 | 申请日: | 2021-11-2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228592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25 |
| 发明(设计)人: | 段小草;樊友嗣;王帆;朱毅;肖祖德 | 申请(专利权)人: | 神龙汽车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0N3/08 | 分类号: | B60N3/08;B60J5/04 |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104 | 代理人: | 俞鸿;蔡俊 |
| 地址: | 430056 湖北省武汉市沌口武***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满足 大壁障侧碰 性能 要求 车门 烟灰缸 结构 | ||
1.一种满足大避障侧碰性能要求的车门烟灰缸结构,包括车门内板(1)和烟灰缸(2),所述车门内板(1)上开设有壳体安装槽,所述烟灰缸(2)固定于所述壳体安装槽内;其特征在于:所述烟灰缸(2)包括用于装载烟灰的烟灰缸壳体(2.1)和连接于所述烟灰缸壳体(2.1)上、用于开启或封闭所述烟灰缸壳体(2.1)的烟灰缸盖板(2.2),所述烟灰缸盖板(2.2)的开启和关闭方向均沿车身X向设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满足大避障侧碰性能要求的车门烟灰缸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烟灰缸壳体(2.1)为内部具有空腔、顶部设置有与所述空腔连通的烟灰入口的壳体结构,所述烟灰缸壳体(2.1)的侧壁上铰接连接有可绕沿车身Y向布置的轴旋转的盖板固定支架(2.3),所述烟灰缸盖板(2.2)固定于所述盖板固定支架(2.3)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满足大避障侧碰性能要求的车门烟灰缸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固定支架(2.3)包括盖板固定板(3)和垂直固定于所述盖板固定板(3)左右两侧底部的支架连接板(4),所述烟灰缸壳体(2.1)的左右两侧表面上分别固定有一根沿车身Y向布置的铰接连接轴(5),两块所述支架连接板(4)分别铰接连接于两根所述铰接连接轴(5)上,所述烟灰缸盖板(2.2)固定于所述盖板固定板(3)上。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满足大避障侧碰性能要求的车门烟灰缸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烟灰缸壳体(2.1)和所述支架连接板(4)之间还连接有用于限制所述支架连接板(4)旋转极限位置的限位结构;其包括两根分别固定于所述烟灰缸壳体(2.1)的左右两侧表面上的限位轴(6),两块所述支架连接板(4)上分别开设有一个与所述限位轴(6)配合的弧形槽(7)。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满足大避障侧碰性能要求的车门烟灰缸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烟灰缸壳体(2.1)与所述支架连接板(4)之间连接有用于防止所述烟灰缸盖板(2.2)误开启的防误开结构;其包括固定连接于所述烟灰缸壳体(2.1)的一侧表面和所述支架连接板(4)之间的防误开复位弹簧(8)。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满足大避障侧碰性能要求的车门烟灰缸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烟灰缸壳体(2.1)与所述支架连接板(4)之间还设置有相互配合、辅助所述支架连接板(4)平稳转动并限制所述烟灰缸盖板(2.2)的关闭位置的支撑限位结构;其包括固定于所述烟灰缸壳体(2.1)的一侧表面上的L型支撑板(9)和开设于一块所述支架连接板(4)底部的支撑限位槽(10),其包括与所述L型支撑板(9)的上部外侧表面贴合的第一槽面(10.1)和与所述第一槽面(10.1)成角度连接的第二槽面(10.2),所述第一槽面(10.1)和所述第二槽面(10.2)构成与所述L型支撑板(9)顶部配合、限制所述支架连接板(4)绕所述铰接连接轴(5)逆时针转动的所述支撑限位槽(10)。
7.如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满足大避障侧碰性能要求的车门烟灰缸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烟灰缸壳体(2.1)的另一侧表面与所述支架连接板(4)之间连接有可使所述盖板固定支架(2.3)处于绕所述铰接连接轴(5)转动的任意位置的自锁结构;其包括连接于所述烟灰缸壳体(2.1)另一侧表面上的自锁齿轮(11)和间隔设置于所述支架连接板(4)底部、与所述自锁齿轮(11)啮合的多个轮齿(12)。
8.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满足大避障侧碰性能要求的车门烟灰缸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烟灰缸壳体(2.1)前部还设置有与所述烟灰缸盖板(2.2)配合、使所述烟灰缸盖板(2.2)平稳到达最大开启位置的缓冲限位结构;其包括固定于所述烟灰缸壳体(2.1)前部、朝向所述烟灰缸壳体(2.1)的外侧延伸的缓冲簧片(1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神龙汽车有限公司,未经神龙汽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420227.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