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水底浅层地质灾害检测系统及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111415116.8 | 申请日: | 2021-11-2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99000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30 |
| 发明(设计)人: | 迟唤昭;赵玉婷;徐锐;牟斌;徐美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春工程学院;青岛地质工程勘察院(青岛地质勘查开发局) |
| 主分类号: | G08B3/02 | 分类号: | G08B3/02;G08B21/10;G08B21/18;G01V11/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鑫知翼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984 | 代理人: | 孙长江 |
| 地址: | 130012 ***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水底 地质灾害 检测 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水底浅层地质灾害检测系统及方法,属于地质灾害检测领域,本方案可以实现在对水底浅层地质进行灾害检测时,其地质灾害检测设备向信息采集传感器发出信息收集信号,后将检测信号传输给光电探测模块,随后再将检测后的数据在反馈给灾害强度检测单元,由灾害强度检测单元进行判断灾害的危险系数,当判断地质危险系数较高时,灾害强度检测单元向警报装置发出警报,同时检测过程中,因信息存储传感器将每次检测的数据进行储存,如后期检测得到的数据和之前具有灾害系数较高的数据相同时,数据记录单元会直接向警报单元发出信号反馈到警报装置,对外界的工作人员进行警示,说明此处的地质具有灾害危险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地质灾害检测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用于水底浅层地质灾害检测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地质灾害检测是预测预报地质灾害的重要依据,因此是减灾防灾的重要内容,其中心环节是通过直接观察和仪器测量记录地质灾害发牛前各种前兆现象的变化过程和地质灾害发生后的活动过程,此外,地质灾害监测还包括对影响地质灾害形成与发展的各种动力因素的观测。
目前在地质灾害监测过程中,大多需要对降水、气温气象观测;水位、流量等陆地水文观测;潮位、海浪等海洋水文观测;地应力、地温、地形变、断层位移和地下水位、地下水水化学成分等地质、水文地质观测等,而一套及检测、记录数据和进行警示报警的地质灾害检测设备可以大大提高技术人员对地质灾害的检测效率,但目前现有技术中,可能只存在单个功能的检测仪器,使其技术人员需要多种仪器或长时间的检测才能完成检测工作,从而可能不能保障地质灾害检测的及时性。
发明内容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水底浅层地质灾害检测系统及方法,它可以实现在对水底浅层地质进行灾害检测时,其地质灾害检测设备向信息采集传感器发出信息收集信号,信息传输传感器再将其信号传输至信息处理终端内进行处理,最终将检测信号传输给光电探测模块,由光电探测模块对地质进行检测,检测后的数据在反馈给灾害强度检测单元,由灾害强度检测单元进行判断灾害的危险系数,而在灾害强度检测单元检测出地质危险系数较高时,灾害强度检测单元向警报装置进行反馈,发生警报,同时检测过程中,信息存储传感器会将每次进行检测后的数据传输给存储单元进行储存,其后工作人员可以在多次检测完后,通过无线通讯单元将数据拷贝下来,便于后期的数据整理,并且在每次检测过程中,当信息采集传感器采集到数据后,数据记录单元将每次检测得到的结果进行记录,如得到的数据和之前具有灾害系数较高的数据相同时,数据记录单元会直接向警报单元发出信号反馈到警报装置,警报装置接收到地质灾害检测设备传输出的警报消息后,发声球对警报外壳进行撞击,持续发生声响,对外界的工作人员进行警示,说明此处的地质具有灾害危险性,大大提高了工作人员对地质危险系数的检测效率。
2.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春工程学院;青岛地质工程勘察院(青岛地质勘查开发局),未经长春工程学院;青岛地质工程勘察院(青岛地质勘查开发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41511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