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转轴温度可控主轴在审
| 申请号: | 202111394699.0 | 申请日: | 2021-11-2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953851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21 |
| 发明(设计)人: | 陈耀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陈那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3Q1/70 | 分类号: | B23Q1/70;B23Q11/12;B23B19/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川律师事务所 11643 | 代理人: | 张超 |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转轴 温度 可控 主轴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转轴温度可控主轴,包括套筒和冷却液箱,所述套筒连接有前轴承座以及后轴承座,所述前轴承座处设有转轴,所述后轴承座处设有冷却液进出连接件,所述冷却液进出连接件上设有冷却液进入孔以及冷却液返回孔,所述冷却液进出连接件端部设有二通道旋转连接接头,所述冷却液进入孔以及冷却液返回孔连通有连接槽,所述冷却液箱通过循环泵以及节流阀与二通道旋转连接接头连通。本发明中,采用转轴冷却,最大限度减少由于温升导致的转轴与轴瓦抱死,降低主轴报废几率,使用与定子冷却装置一样的冷却循环,有效的减少冷却的成本,转轴内部加设冷却孔道,减少了外置部件,降低了部件干涉的几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转轴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转轴温度可控主轴。
背景技术
主轴是机械装备中的核心部件,其回转精度,特别是轴心位置精度在服役过程中是十分关键的参数之一。精度要求很高的应用场合,除了使用精密滚动轴承外常常使用油静压主轴。而油静压主轴的润滑性能和回转精度与环境温度,载荷大小以及主轴转速有很大的关系。当环境温度低于设计使用环境温度,比如冬天在零下的温度时,由于润滑油的黏度很大,有时可能造成主轴不能正常运转或者主轴的损坏;或者当主轴启动后在大载荷作用下高速运转时会引起主轴轴承的局部温度升高,导致主轴轴心位置的偏移,以至于不能满足使用的要求,常用的解决办法是在主轴的前/后轴承座和主轴套筒上增加温度调节系统。
但是这样的系统只能保持主轴的固定零部件的温度基本稳定,主轴高速运转时转轴的温度会逐渐升高,转轴的直径逐步变大,导致转轴和轴瓦之间的油膜间隙减小,进一步加速油膜的发热量,形成一个恶性循环,最坏的结果就是最终出现转轴与轴瓦抱死,导致主轴报废。这问题一直限制了精密油静压主轴用在高速运转的场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出的一种转轴温度可控主轴。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转轴温度可控主轴,包括套筒和冷却液箱,所述套筒连接有前轴承座以及后轴承座,所述前轴承座处设有转轴,所述后轴承座处设有冷却液进出连接件,所述冷却液进出连接件上设有冷却液进入孔以及冷却液返回孔,所述冷却液进出连接件端部设有二通道旋转连接接头,所述冷却液进入孔以及冷却液返回孔连通有连接槽,所述冷却液箱通过循环泵以及节流阀与二通道旋转连接接头连通,所述转轴的两侧分别设有左止推板以及右止推板,所述转轴连接有轴瓦。
优选地,所述冷却液进入孔和冷却液返回孔通过在转轴前端的连接槽或者内部连接孔连接。
优选地,所述二通道旋转连接接头的进液口连接温度控制冷却液箱的出液口,二通道旋转连接接头的出液口连接冷却液箱的进液口。
优选地,所述冷却液箱内的冷却液温度手动或者自动调节升降。
优选地,所述循环泵和节流阀控制冷却液进出转轴的流量。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申请通过采用转轴冷却,最大限度减少由于温升导致的转轴与轴瓦抱死,降低主轴报废几率,使用与定子冷却装置一样的冷却循环,有效的减少冷却的成本,转轴内部加设冷却孔道,减少了外置部件,降低了部件干涉的几率。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滚动轴承和滑动轴承主轴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径向轴承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例说明:
1、套筒;2、前轴承座;3、后轴承座;4、转轴;5、冷却液进出连接件;6、二通道旋转连接接头;7、冷却液进入孔;8、冷却液返回孔;9、连接槽;10、冷却液箱;11、循环泵;12、节流阀;13、左止推板;14、右止推板;15、轴瓦;16、内部连接孔。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陈那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未经苏州陈那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39469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