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钢铁尘泥高值化综合回收的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111393108.8 | 申请日: | 2021-11-2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196834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18 |
| 发明(设计)人: | 李贤明;谭龙辉;胡孝武;李梦婷;蔡鑫;杨劲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博一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22B7/02 | 分类号: | C22B7/02;C22B1/00;C22B19/30;C22B19/38;C01D3/04;C01G9/02 |
| 代理公司: | 海南汉普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6003 | 代理人: | 黄福贤 |
| 地址: | 410007 湖南省长沙市雨花区***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钢铁 尘泥高值化 综合 回收 方法 | ||
1.一种钢铁尘泥高值化综合回收的方法,依次包括以下步骤:预处理、配料、回转窑烟化富集,窑渣干冷,炉气水冷壁沉降、炉气余热回收、炉气产品收尘和脱硫,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处理是通过脱氯除碱系统对高炉灰和烧结灰原料进行脱氯除碱处理,得到氯化钠和氯化钾产品和滤饼;所述滤饼与未脱氯除碱系处理的原料进行配料混合制成混合料,所述混合料经回转窑烟化富集得到窑渣和炉气,所述窑渣通过干冷系统后再返回高炉或烧结,所述炉气经过水冷壁沉降、余热回收、产品收尘步骤得到次氧化锌产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铁尘泥高值化综合回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未脱氯除碱系处理的原料包括燃料和其他除尘灰。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钢铁尘泥高值化综合回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燃料为焦粉,所述其他除尘灰为氯含量在1%以下的含锌物料。
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一种钢铁尘泥高值化综合回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脱氯除碱系统依次包括分散调浆系统、与分散调浆系统连接的滤液除重系统、与滤液除重系统连接的三效蒸发系统;所述滤液除重系统包括中和沉淀单元、与中和沉淀单元连接的药剂处理单元。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钢铁尘泥高值化综合回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散调浆系统具体为:将高炉灰用水进行第一次调浆和压滤,得到第一滤饼和第一滤液,当第一滤液盐分浓度达到80-100g/L时,用于烧结灰的一级调浆;所述第一滤饼用水进行第二次分散调浆和压滤,所得第二滤液返回第一次调浆和压滤,所得滤饼压榨后与不需脱氯除碱处理的其他灰进行配料混合制成混合料;
将烧结灰用水进行一级调浆和压滤,得到一级滤饼和一级滤液,所述一级滤饼用一级滤液进行二级分散调浆和压滤,当二级滤液盐分浓度达到150-170g/L时,进入滤液除重系统,而二级滤饼则用水进行三级分散调浆和压滤,所得三级滤液返回高炉灰用于第一次分散调浆,所得三级滤饼压榨后与不需脱氯除碱处理的其他灰进行配料混合制成混合料。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钢铁尘泥高值化综合回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高炉灰用水进行第一次调浆中高炉灰与水的重量比为1:4,所述第一滤饼用水进行第二次分散调浆中第一滤饼与水的重量比为1:4,所述烧结灰用水进行一级调浆中烧结灰与水的重量比为1:4,所述二级滤饼则用水进行三级分散调浆中二级滤饼与水的重量比为1:4。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一种钢铁尘泥高值化综合回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滤液除重系统依次包括两个步骤:
(1)中和沉淀:所述盐分浓度为150-170g/L的二级滤液先用纯碱调节pH为8-10,然后加入絮凝剂进行沉淀及沉淀分离得到第一溢流;所述中和沉淀步骤中絮凝剂用量为每升滤液添加30-50mg的絮凝剂;
(2)药剂处理:在第一溢流中加入烧碱调节pH为10-11,再加入絮凝剂进行沉淀及分离,得到第二溢流;所述药剂处理步骤中絮凝剂用量为每升第一溢流添加30-50mg的絮凝剂;
所述中和沉淀和药剂处理中的絮凝剂的原料配方,以重量份数计为聚合硫酸铁10-20份、聚合氯化铝20-40份、活性白泥20-30份、聚乙二醇3-5份。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钢铁尘泥高值化综合回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三效蒸发系统是所述第二溢流经过三效蒸发器蒸发,获得氯化钠和氯化钾产品。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铁尘泥高值化综合回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料的粒径为5-10mm,锌氯质量比≧3,热值1300-1800kcal/kg。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铁尘泥高值化综合回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干冷系统为滚筒式冷却筒或篦冷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博一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湖南博一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393108.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