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数据的识别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有效
| 申请号: | 202111381734.5 | 申请日: | 2021-11-22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3787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2 |
| 发明(设计)人: | 郭翊麟;孙悦;蔡准;郭晓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芯盾时代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6Q40/02 | 分类号: | G06Q40/02;G06Q40/04;G06K9/62 |
| 代理公司: | 北京乐知新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734 | 代理人: | 王曌寅 |
| 地址: | 102300 北京市门头***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数据 识别 方法 装置 存储 介质 电子设备 | ||
本发明公开一种数据的识别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该方法包括:采集多条交易记录;根据交易记录构建交易网络,交易网络中的节点为用户,交易网络中连接两个节点的边表示用户之间存在交易行为;从交易网络中确定满足设定条件的多个第一候选节点,多个第一候选节点组成第一集合;对交易网络进行分割得到多个子网络,根据第一集合和子网络确定多个第二候选节点,多个第二候选节点组成第二集合;对交易网络中的节点进行聚类得到多个簇,根据第一集合和簇确定多个第三候选节点,多个第三候选节点组成第三集合;确定第二集合和第三集合的交集,交集和第一集合的并集为目标节点。采用本发明的识别方法,能够提高数据识别的准确率和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数据处理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数据的识别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电子银行已经成为了银行业务渠道和市场营销的主要竞争手段之一,网络电子银行为我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为不法分子非法交易提供了新的渠道。
目前对于异常交易行为的识别主要通过业务专家对用户的交易流水进行人工审核,或者根据异常交易的特征构建专家规则进行识别。由于异常交易行为的形式具有多样化、复杂化的特点,采用业务专家的规则直接进行识别,一方面不同专家的评判标准有差异,导致识别结果的主观性大,稳定性差;另一方面还因为交易行为数据庞大,会导致识别效率低,完全不适应于当下电子银行大规模记录的业务场景需求。而且仅仅依靠专家经验这种单一模式识别异常数据,会导致较大的漏报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数据的识别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能够提高对数据识别的准确率和效率。
本发明一方面提供一种数据的识别方法,该方法包括:
采集多条交易记录,所述交易记录用于记录用户之间的交易行为数据;
根据所述交易记录构建交易网络,所述交易网络中的节点为所述用户,所述交易网络中的连接两个节点的边表示用户之间存在交易行为;
从所述交易网络中确定满足设定条件的多个第一候选节点,所述多个第一候选节点组成第一集合;
对所述交易网络进行分割得到多个子网络,根据所述第一集合和所述子网络确定多个第二候选节点,多个所述第二候选节点组成第二集合;
对所述交易网络中的节点进行聚类得到多个簇,根据所述第一集合和所述簇确定多个第三候选节点,多个所述第三候选节点组成第三集合;
确定所述第二集合和所述第三集合的交集,所述交集和所述第一集合的并集为目标节点。
在一可实施方式中,所述从所述交易网络中确定满足设定条件的多个第一候选节点,包括:
所述设定条件有多个,满足所有所述设定条件的节点为第一候选节点。
在一可实施方式中,所述对所述交易网络进行分割得到多个子网络,包括:
将存在交易行为的多个节点分割在一个子网络中。
在一可实施方式中,所述根据所述第一集合和所述子网络确定多个第二候选节点,包括:
查找所述子网络中与所述第一候选节点存在交易行为的节点,则该节点为第二候选节点;
若所述子网络中不存在与所述第一候选节点存在交易行为的节点,则查找所述子网络中与所述第一候选节点有公共节点的待选节点,若所述待选节点与所述第一候选节点的公共节点的数量占所述待选节点边的总数的比值超过预设阈值,则所述待选节点为第二候选节点。
在一可实施方式中,所述对所述交易网络中的节点进行聚类得到多个簇,包括:
根据所述交易网络中的节点的相似性计算结果,将满足相似性要求多个节点聚类为一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芯盾时代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芯盾时代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38173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