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泄漏探测装置、泄漏防护组件及飞行设备有效
| 申请号: | 202111373985.9 | 申请日: | 2021-11-1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112246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02 |
| 发明(设计)人: | 王重;王彬;张玉莹;李华太;沈晶晶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上海飞机设计研究院 |
| 主分类号: | G01M3/32 | 分类号: | G01M3/32;B64F5/60;B64D11/00 |
| 代理公司: | 深圳紫藤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570 | 代理人: | 唐秀萍 |
| 地址: | 200120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泄漏 探测 装置 防护 组件 飞行 设备 | ||
本申请提供一种泄漏探测装置、泄漏防护组件及飞行设备,所述泄漏探测装置包括集液空间及液位检测器,所述集液空间具有进液口以及第一出液口,所述进液口的高度高于所述第一出液口的高度,所述进液口的横截面积大于所述第一出液口的横截面积;所述液位检测器用于检测所述集液空间内的液位。本申请的泄漏探测装置能通过对所述集液空间内液位的检测,实现对泄漏程度的探测,以便操作人员能根据探测结果采取不同的措施,尤其适用于对飞机中的泄漏情况进行探测。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飞行设备泄漏探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泄漏探测装置、泄漏防护组件及飞行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民用飞机机载饮用水系统的饮用水箱一般安装于飞机客舱地板以下的水/废水舱或货舱内,饮用水箱可能会因箱体和接头的长时间使用而老化,或因接头安装不当出现渗漏甚至是明显泄漏。由于饮用水箱的周围通常还布置有其它电气设备、管路、及设备导线,因此有对周边电气设备、管路、及设备导线造成损坏或不利影响的风险。而目前的民用飞机中均未对饮用水箱设置泄漏防护装置,除严重泄漏外,维护人员一般只能在维护检查时才会发现泄漏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泄漏探测装置、泄漏防护组件及飞行设备,以及时提供能反应液体泄漏程度的检测信号。
本申请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泄漏探测装置,包括集液空间及液位检测器,所述集液空间具有进液口以及第一出液口,所述进液口的高度高于所述第一出液口的高度,所述进液口的横截面积大于所述第一出液口的横截面积;所述液位检测器用于检测所述集液空间内的液位。
可选地,所述泄漏探测装置包括至少两个所述液位检测器,分别用于检测不同高度的液位信号。
可选地,所述的至少两个所述液位检测器包括第一液位检测器以及第二液位检测器,其中,所述第一液位检测器设置于所述集液空间内,且所述第一液位检测器的位置不高于所述第一出液口的位置;所述第二液位检测器设置于所述集液空间内,且所述第二液位检测器的位置高于所述第一出液口的位置。
可选地,所述集液空间内设有沿高度方向延伸的分隔件,所述分隔件将所述集液空间分隔为靠近所述进液口一侧的第一空间和靠近所述第一出液口一侧的第二空间,所述第一空间和所述第二空间的底部相连通;所述第一液位检测器位于所述第一空间且与所述分隔件相连,所述第二液位检测器位于所述第二空间且与所述分隔件相连。
可选地,所述分隔件具有延伸至所述集液空间外的延伸部,所述延伸部处设有电连接接口,所述电连接接口通过所述分隔件内部的走线连接至所述第一液位检测器和所述第二液位检测器。
可选地,所述分隔件具有第一连接段和第二连接段,所述第一连接段和所述第二连接段呈阶梯状连接、且沿高度方向延伸;所述第一连接段位于所述第二连接段上方,其中所述第二液位检测器设置于所述第一连接段面向所述第二空间的一侧;所述第一液位检测器设置于所述第二连接段面向所述第一空间的一侧。
可选地,所述集液空间还具有第二出液口,所述第二出液口的高度高于所述第一出液口的高度且不低于所述第二液位检测器的感测位置。
可选地,所述第二出液口和所述第一出液口设置于所述集液空间的同一侧,所述第二出液口的高度不高于所述进液口的高度。
可选地,所述集液空间内设置有用于连接所述液位检测器的连接件,所述连接件具有延伸至所述集液空间外的延伸部,所述延伸部处设有电连接接口,所述电连接接口通过所述连接件内部的走线连接至所述液位检测器。
相应地,本申请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泄漏防护组件,所述泄漏防护组件包括泄漏收集装置以及前述泄漏探测装置,其中所述泄漏收集装置具有收集口和排放口,所述泄漏探测装置的所述进液口连接至所述泄漏收集装置的所述排放口。
相应地,本申请的第三方面还提供一种飞行设备,所述飞行设备包括前述的泄漏防护组件,所述泄漏防护组件中所述泄漏探测装置的所有出液口均连接至所述飞行设备的舱底区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上海飞机设计研究院,未经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上海飞机设计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37398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