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偏振光技术的稻米籽粒新陈度无损定量检测方法及其系统在审
| 申请号: | 202111369297.5 | 申请日: | 2021-11-1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088635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25 |
| 发明(设计)人: | 吴跃;傅婕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1N21/21 | 分类号: | G01N21/21;G06V20/68;G06V10/56;G06V10/60;G06V10/764;G06V10/762;G06K9/62 |
| 代理公司: | 长沙市融智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3114 | 代理人: | 姚瑶 |
| 地址: | 410004 ***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偏振光 技术 稻米 籽粒 新陈度 无损 定量 检测 方法 及其 系统 | ||
1.一种基于偏振光技术的稻米籽粒新陈度无损定量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构建稻米籽粒的偏振光数据与稻米籽粒新陈度之间的定量分析模型,所述偏振光数据为结合RGB颜色空间的偏振光数据;
获取待测稻米的偏振光数据,并根据所述定量分析模型确定所述待测稻米的新陈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若获取到陈化时间已知以及每一陈化时间下对应陈化程度一致的标准系列稻米样本,构建适用于陈化程度一致或者近似一致的待测稻米的新陈度检测的所述定量分析模型的过程如下:
将每个陈化时间下标准系列稻米样本的偏振光数据作为自变量,以及对应的陈化时间设为新陈度指标并作为因变量,进行数据建模构建定量分析模型;
其中,构建的所述定量分析模型的输入数据为偏振光数据,输出数据为陈化时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标准系列稻米样本的偏振光数据为其偏振光RGB通道组合数据或经预处理后的组合数据,组合数据表示为:a1R+b1G+c1B,其中,a1、b1、c1均为预设系数,R、G、B为偏振光的R、G、B单通道数据;
待测稻米的偏振光数据为其偏振光RGB通道组合数据或经预处理后的组合数据,组合数据表示为:a2R+b2G+c2B,其中,a2、b2、c2均为系数,利用待测稻米样本的偏振光R、G、B单通道数据与标准系列稻米样本的偏振光R、G、B单通道数据确定系数a2、b2、c2的最佳取值。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系数a2、b2、c2的最佳取值分别为待测稻米样本的偏振光R、G、B单通道数据均值与标准系列稻米样本中陈化程度低的稻米样本对应的偏振光R、G、B单通道数据均值的比值。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若获取到定标样本,定标样本是与待测稻米为同一品种的陈化程度低且陈化程度一致的样本,构建的适用于未知陈化时间的陈化程度一致或不一致的稻米新陈度值检测的定量分析模型为:
每类相同或相近新陈度的待测稻米的偏振光数据与定标样本的偏振光数据的比值,或比值再乘以100%作为对应一类稻米的新陈度值;
其中,若待测稻米的陈化程度不一致,计算新陈度值之前还需要:利用所述待测稻米的偏振光数据以及所述定标样本的偏振光数据进行分类。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若待测稻米的陈化程度不一致,所述方法还包括:分类后,计算每一类陈化程度的籽粒在待测稻米中所占的籽粒数比例。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待测稻米的偏振光数据为偏振光RGB通道组合数据或经预处理后的组合数据,组合数据表示为:a3R+b3G+c3B,其中,a3、b3、c3均为系数,利用待测稻米样本的偏振光R、G、B单通道数据与定标样本的偏振光R、G、B单通道数据确定系数a3、b3、c3的最佳取值;
所述定标样本的偏振光数据为偏振光RGB通道组合数据或经预处理后的组合数据,组合数据表示为:a4R+b4G+c4B,其中,a4、b4、c4均为预设系数,R、G、B为偏振光的R、G、B单通道数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未经中南林业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369297.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