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物联网的社区绿化种植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2111348116.0 | 申请日: | 2021-11-1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051789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18 |
| 发明(设计)人: | 李生好;熊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
| 主分类号: | A01C5/04 | 分类号: | A01C5/04;A01G23/04 |
| 代理公司: | 重庆市嘉允启行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43 | 代理人: | 王瑞娟 |
| 地址: | 402260 重庆市江***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联网 社区 绿化 种植 装置 | ||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社区绿化种植装置,所述种植装置包括有自动种植设备、云平台和控制终端;所述自动种植设备包括有用于钻孔、取土、植树、覆土和夯实的机械单元、单片机、用于识别树苗长度的图像采集元件、无线收发模块、电源模块;所述单片机控制无线收发模块与所述云平台或相邻自动种植设备的无线收发模块数据交互,所述云平台与控制终端数据交互,所述单片机控制机械单元工作。本发明可以自动完成种植,种植效率高,可以进行上下层土壤的分层,无需人工分土,提高了作业效率,且上下层土壤分土后,进行垫肥和浇水两种不同处理,针对性强,有利于提高种植质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物联网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基于物联网的社区绿化种植装置。
背景技术
树木种植领域中,植树需要注意不同树种的生长特性,树体的生长发育状况,树的生长时期以及树的环境条件,因此可以结合物联网进行施工方案的制定,挖出匹配不同树苗大小和深浅的树坑,提升植树质量。
常见植树步骤第一步为挖坑,挖坑需要保证树坑的上下口径一致,绝不可上大下小,或上小下大。在正常土质条件下,刨出上层的表土与下层的底土分别堆放,回填时,上层表土因含有机质多,应填于下层作肥土用,而底层土用于开堰。如果土质不好,有砖头、瓦块,应拣出分别堆置,不能填于坑内。
第二步为栽植,栽植过程中树种、规格、树形和冠形要严格按照设计要求与种植穴相对应;针对大树不同移植方式,其栽植方式也有所差异。将树苗种植穴内,扶正,然后回填表土。
第三步为填土,填土时应先将根部埋严实,然后抱住树干向上稍稍提起数次,使根系与土壤密切接触后,继续随填土随踩实。填土过程中,应注意保证植株根系分布自然均匀,在填土、踩实过程中,要求不改变根系的自然分布方向。
现有技术中,通常为人工植树,植树效率较低,现亟需一种自动化的绿化种植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基于物联网的社区绿化种植装置。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这样的技术方案实现的,它包括自动种植设备、云平台和控制终端;
所述自动种植设备包括有用于钻孔、取土、植树、覆土和夯实的机械单元、单片机、用于识别树苗长度的图像采集元件、无线收发模块、电源模块;
所述单片机控制无线收发模块与所述云平台或相邻自动种植设备的无线收发模块数据交互,所述云平台与控制终端数据交互,所述单片机控制机械单元工作。
作为优选,所述机械单元包括有车体,所述车体前进方向为前侧,车体内通过第一分隔板分割为前腔室和后腔室,前腔室内设置有用于钻孔、取土和覆土的前种植组件,后腔室内设置有用于存树、植树、夯实的后种植组件;
所述前种植组件包括有第一筒体,所述第一筒体两端面均敞开,第一筒体可转动的安装在前腔室前后侧壁之间,且第一筒体中轴线与车体前进方向垂直,前腔室前侧壁上还安装有第一电机,第一电机的输出轴轴心线与车体前进方向平行,第一电机的输出轴与第一筒体圆周外壁固接,第二筒体可滑动的位于第一筒体内,且与第一筒体同轴心线,第一筒体内壁上安装有两个第一伸缩杆,第一伸缩杆的伸缩方向与第一筒体轴心线方向相同,第一伸缩杆的伸缩端与第二筒体外壁固接,第二筒体一端敞开,另一端安装有过滤格栅,过滤格栅上安装有第二电机,第二电机的输出轴轴心线与第二筒体同轴,第二电机输出轴伸入第二筒体内且固接有螺旋绞龙,螺旋绞龙一端由第二筒体敞开处伸出第二筒体,另一端位于第二筒体中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未经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34811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