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地热能源桩有效
| 申请号: | 202111306269.9 | 申请日: | 2021-11-0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150655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14 |
| 发明(设计)人: | 方鹏飞;娄扬;张日红;谢新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大宁波理工学院 |
| 主分类号: | E02D5/24 | 分类号: | E02D5/24;F24T10/17;F24T50/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棘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740 | 代理人: | 张开 |
| 地址: | 3150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地热 能源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地热能源桩,包括泵机组、预制桩和多个传热管,预制桩包括沿着轴线方向依次设置的多个桩体,每个桩体的外周壁上均设有多个安装块,每个桩体上的多个安装块均围绕预制桩的轴线周向间隔设置,每个桩体上的安装块分别与轴向相邻的桩体上的安装块一一对应且沿着预制桩的轴线方向依次同轴连接设置,每个安装块上均设有卡槽,沿着预制桩的轴向方向依次排布的多个安装块上的卡槽组成一个卡槽组,卡槽组有多个,多个传热管分别卡接固定在多个卡槽组内,避免将预制桩和传热管植入水泥土时,传热管随着预制桩的转动发生扭转形变,从而提高了埋管的存活率,每个安装块上均设有用于防止传热管从卡槽内脱落的卡扣组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地热能源桩。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常规的化石能源日渐短缺,地热作为一种无污染、可再生的清洁能源,与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等传统的化石能源相比,具备数量巨大、可再生、低碳、环保、就地取用等优势,地热能源桩是将地源热泵技术和建筑物桩基础结合起来的一种新技术,它除了承受上部荷载作用,还要具有传热功能。
如中国专利申请号为CN201810541985.7公开的静钻根植工法地热能源桩及其传热管埋设方法,其包括:预制桩,在预制桩外侧壁上设有多圈固定卡扣,各圈上的固定卡扣数量相同,各圈上的固定卡扣位置分别和附近圈的固定卡扣位置上下对应,且位置上下对应的多个固定卡扣呈竖直的一列排布,所述固定卡扣在竖直方向上设有中空的通道,各固定卡扣的通道与上方/下方对应位置的固定卡扣的通道连通;传热管,设置为环绕分布在预制桩四周的多个,所述传热管的数量设置为少于或等于单圈的固定卡扣数量,单个传热管通过上述一列固定卡扣固定在预制桩外侧,所述传热管沿竖直方向由上至下依次穿过对应固定卡扣的通道。该地热能源桩在植入预制桩和传热管时,预制桩会出现转动的现象,此时,预制桩四周通过卡扣固定的传热管会随着预制桩的转动发生扭转形变,从而导致传热管堵塞或破裂,使得埋管的存活率大大降低,影响了工作效率,造成了人力物力资源的浪费,投资损失。
一些发明(王忠瑾,CN201810541985.7)中,将传热管置于管桩的管壁中,在长期冷热循环过程中,传热管的膨胀和收缩会破坏管桩壁,影响其耐久性,造成桩基结构承载失效。而且需要在现场成桩过程中进行传热管的连接,由于现场成桩过程中施工环境比较复杂和恶劣,传热管连接的质量很难保证,同时会大大影响桩基的施工工期。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地热能源桩,其可以通过将多个传热管分别卡接固定在多个卡槽组内,避免了将预制桩和传热管植入水泥土时,传热管随着预制桩的转动发生扭转形变,从而导致传热管堵塞或破裂的情况,提高了埋管的存活率,通过在安装块上设置卡扣组件,从而防止传热管从卡槽内脱落。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地热能源桩,包括一泵机组、一预制桩和多个传热管,所述的预制桩包括沿着轴线方向依次设置的多个桩体,所述的每个桩体的外周壁上均设有多个安装块,且每个桩体上的多个安装块均围绕着预制桩的轴线周向间隔设置;
每个桩体上的安装块分别与轴向相邻的桩体上的安装块一一对应且沿着预制桩的轴线方向依次同轴连接设置,所述的每个安装块上均设有用于对传热管进行卡接固定的卡槽,沿着预制桩的轴向方向依次排布的多个安装块上的卡槽组成一个卡槽组,卡槽组有多个,多个传热管分别卡接固定在多个卡槽组内,每个安装块上均设有用于防止传热管从卡槽内脱落的卡扣组件,所述的多个传热管的顶部分别与泵机组相连,且多个传热管的底部均通过连接管相连通。
作为优选,所述的传热管的数量均与每个桩体上设有的安装块的数量相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大宁波理工学院,未经浙大宁波理工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30626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