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动力传递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2111304342.9 | 申请日: | 2019-01-1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135653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04 |
| 发明(设计)人: | 伊藤务;杉山大;成冈聪 | 申请(专利权)人: | 加特可株式会社;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F16H57/03 | 分类号: | F16H57/03;F16H57/028;F16H57/035;F16H57/031;F16H37/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 代理人: | 张劲松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动力 传递 装置 | ||
一种动力传递装置,其为无级变速器(200),具备:变速箱(1),其具有侧盖(30)、外壳(40)、以及被侧盖(30)和外壳(40)夹持的壳体(10);油泵(180),其配置在变速箱(1)内;一对齿轮(147)、(163),其配置在变速箱(1)内。在壳体(10)内的与一对齿轮(147)、(163)相邻的位置的外壁面形成了具有从侧盖(30)向外壳(40)延伸的线性形状的轴向肋(25)。轴向肋(25)配置在从油泵(180)起沿垂直方向延伸的直线上,并且局部配置在抑制一对齿轮(147)、(163)啮合反作用力的位置。由此,能够提供在变速箱中考虑轻量化而设计的肋的结构。
本申请是申请日为2019年1月10日,申请号为201980009556.8,发明名称为“动力传递装置”,申请人为加特可株式会社和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技术区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动力传递装置。
背景技术
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有遍及变速箱的外壁面的整个面设置有格栅状的肋的结构。
但是,当遍及外壁面的整个面设置格栅状的肋时,变速箱的重量就会增加。
于是,需要提供考虑到轻量化而设计的肋的结构。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4-113062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动力传递装置具有:
壳体,其具有第一壳体部件、第二壳体部件、以及被所述第一壳体部件和所述第二壳体部件夹持的第三壳体部件;
油泵,其配置在所述壳体内;
一对齿轮,其配置在所述壳体内,
在所述第三壳体部件的与所述一对齿轮相邻的位置处的外壁面形成有肋,该肋具有从所述第一壳体部件向所述第二壳体部件延伸的线性形状,
所述肋配置在从所述油泵起沿垂直方向延伸的直线上,并且局部配置在抑制所述一对齿轮的啮合反作用力的位置,
所述肋具有和所述第一壳体部件与所述第三壳体部件的第一连结点、以及所述第二壳体部件与所述第三壳体部件的第二连结点两者连接的形状,
所述肋的最上面位于比所述第一连结点的连结孔的中心点和所述第二连结点的连结孔的中心点更高的位置。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考虑轻量化而设计的肋的结构。
附图说明
图1是用于说明带式无级变速器的图。
图2是说明构成变速箱的壳体的图。
图3是从外壳侧观察构成变速箱的壳体的立体图。
图4是说明设置在壳体的轴向肋的图。
图5是斜上方观察现有例的壳体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图1~图4,以动力传递装置为车辆用的带式无级变速器200的情况为例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图1是用于说明带式无级变速器200的图。
在图1中,是经由各旋转传递轴(第一轴、第二轴、第三轴、第四轴)传递的旋转驱动力的传递路径,示意性表示从液力变矩器111经过变速机构120,直至差动装置170的范围。
图2是说明壳体10的图。图2的(a)是从外壳40侧观察到的壳体10的图,图2的(b)是放大在壳体10设置的贯通孔14a周围的放大图。另外,在图2的(a)中,简单地标记了油泵18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加特可株式会社;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未经加特可株式会社;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30434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温合金微量元素分布状态的测定方法
- 下一篇:内凹式逃生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