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耦合超声的二次电缆线芯绝缘损伤识别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111300602.5 | 申请日: | 2021-11-04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200020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18 |
| 发明(设计)人: | 叶蕾;崔堂山;张豫鹏;徐开仁;吴林恩;肖远平;曹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南宁供电局 |
| 主分类号: | G01N29/44 | 分类号: | G01N29/44 |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专注鱼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456 | 代理人: | 杨瑾 |
| 地址: | 530031 广西壮***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耦合 超声 二次 电缆线 绝缘 损伤 识别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耦合超声的二次电缆线芯绝缘损伤识别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从原始特征向量中提取故障特征;对故障特征进行分类识别;对缺陷进行定位;按照预先设定的每类缺陷的判断标准分别判断缺陷的严重程度;输出判断结果。本发明将会很好地解决现场检修时面临的电缆绝缘放电检测隐患的难题,可在电缆开挖处理后及时检测,从而提前发现隐患,杜绝隐患扩大为事故。该技术开发的智能检测工具适用于35kV及以上所有电压等级常规或智能变电站,具有很好的应用价值,在新建或技改工程中二次电缆施工作业,可推广至众多地方的供电局及省公司,应用前景广阔。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网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耦合超声的二次电缆线芯绝缘损伤识别方法。
背景技术
二次电缆在施工过程中,难免有少量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割伤、烫伤或损伤,且在验收中不易发现。在运行过程中,这些不同程度的损伤会导致直流系统绝缘降低,造成保护或开关拒动重大电力安全事故。在日常运行运维中,由于有电缆头包裹住,难以进行检查,通过绝缘试验也无法检测出。目前,在施工阶段由工作人员在电缆头制作之前进行逐一进行人工检查,工作量大、效率低,影响施工进度,且电缆数量庞大,准确性难以保证。以往,本领域广泛采用预防性试验来判断绝缘状况,这种传统方法存在检修周期长、耗费大量人力、物力以及检测结果不能有效表征绝缘状况等弊端,因此,传统的预防性试验已愈来愈不能满足生产实际需求。现阶段,电缆带电情况下,发生放电,或者由于临时施工,导致电缆发生肉眼无法察觉的损伤,需要带电情况下进行检测,现有的检测设备是无法发现这些故障隐患的,急需开发一种新技术来解决这些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耦合超声的二次电缆线芯绝缘损伤识别方法,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无法通过带电情况对二次电缆进行缺陷识别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基于耦合超声的二次电缆线芯绝缘损伤识别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从原始特征向量中提取故障特征;
步骤S2、对故障特征进行分类识别;
步骤S3、对缺陷进行定位;
步骤S4、按照预先设定的每类缺陷的判断标准分别判断缺陷的严重程度;
步骤S5、输出判断结果。
进一步的,所述从原始特征向量中提取故障特征包括:
步骤S101、对二次电缆施加一电压,采集的缺陷放电图谱,计算p个统计参数,形成p维向量,作为原始特征向量;
步骤S102、修改施加的电压值,再次执行步骤S101,重复n次,得到n个原始特征向量;
步骤S103、对n个原始特征向量进行标准化,然后计算特征矩阵,得到特征值和特征向量,进而计算方差贡献率与累计方差贡献率;
步骤S104、将累计方差贡献率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序,选取前m个作为故障特征。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2采用K个两分类器来进行故障分类,K=C2m=m(m-1)/2,其中m为故障特征的数量。
进一步的,所述故障特征的类型包括:尖刺缺陷、主绝缘的划伤缺陷和接头错位缺陷。
进一步的,设置每类故障特征的阈值,根据每类故障特征的阈值判断故障特征的严重程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南宁供电局,未经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南宁供电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30060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