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车用智慧门闸工作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111300294.6 | 申请日: | 2021-11-04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032810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11 |
| 发明(设计)人: | 张爱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爱民 |
| 主分类号: | E01F13/04 | 分类号: | E01F13/04;E01F13/12;G08B13/19;G01M7/08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4724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慧 工作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智慧门禁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车用智慧门闸工作方法。该方法是配合一种车用智慧门闸工作方法,该方法是配合一种车用智慧门闸工作装置进行的,该一种车用智慧门闸工作装置包括地面,地面上固设有防闯机壳,防闯机壳内设有防闯机构,地面上固设有副机架,副机架上设有强固机构,防闯机壳和地面上固设有主机架,主机架上设有主门闸机构。此为一种可两侧协同控制连接的具有防闯功能的防止人员翻越的车用智慧门闸工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智慧门禁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车用智慧门闸工作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居住小区的不断完善,人车分离逐步完善,车辆进入居住区使用专用车道,同时亦配备使用专用车辆门闸。现有车辆门闸在使用中存在下述问题:第一,门闸的横栏杆只由单侧控制连接,在使用中亦磨损较大,使用寿命有限,且极易被破坏;第二,缺乏相应的防闯机构。极易受来自内外两侧的车辆的冲击,且没有相应的设施防止该种情况的发生或制止该种情况的进行,亦造成人员生命和财产损失;第三,现有车辆门闸只由一根单纯的横杆组成,极易被外来人员翻越,亦造成不稳定因素和可能的危险事件的发生。基于此,设计此一种可两侧协同控制连接的具有防闯功能的防止人员翻越的车用智慧门闸工作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车用智慧门闸工作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车用智慧门闸工作方法,该方法是配合一种车用智慧门闸工作装置进行的,该一种车用智慧门闸工作装置包括地面,所述地面上固设有防闯机壳,所述防闯机壳内设有防闯机构,所述地面上固设有副机架,所述副机架上设有强固机构,所述防闯机壳和所述地面上固设有主机架,所述主机架上设有主门闸机构。
优选的,所述防闯机构包括所述防闯机壳,所述防闯机壳上固设有防闯电动机,所述防闯电动机的输出端固设有防闯转轴,所述防闯转轴上固设有防闯滚筒,所述防闯滚筒上开设有防闯滑槽,所述防闯滑槽内设有可往复滑动的防闯滑块,所述防闯滑块与所述防闯滑槽之间固设有防闯弹簧。
优选的,所述强固机构包括所述副机架,所述副机架上开设有副机架槽,所述副机架上固设有强固电动机,所述强固电动机的输出端固设有强固滚筒转轴,所述强固滚筒转轴上固设有强固滚筒,所述副机架槽内对称固设有强固转体,每个所述强固转体内共设有可自由转动的强固转轴,所述强固转轴与所述强固转体之间设有强力扭簧,所述强固转轴上固设有强固连接杆,所述强固连接杆上固设有强固控制绳安装块,所述强固控制绳安装块上固设有可被所述强固滚筒缠绕收纳的强固控制绳,所述副机架上开设有可收纳所述强固连接杆的强固连接杆收纳槽,所述副机架上固设有红外线接收器。
优选的,所述主门闸机构包括主机架,所述主机架上设有可自由转动的副横杆转轴,所述副横杆转轴上固设有副横杆,所述主机架内开设有主机架腔,所述主机架上设有可自由转动的主横杆从动转轴,所述主横杆从动转轴在所述主机架的外侧固设有主横杆,所述主横杆从动转轴上在所述主机架腔内固设有从动滚筒,所述主机架上固设有主机架电动机,所述主机架电动机的输出端固设有主动转轴,所述主动转轴上固设有主动滚筒,所述主动滚筒和所述从动滚筒之间设有可传递力与运动的皮带,所述主机架上固设有可与所述红外线接收器配合使用的红外线发射器。
优选的,所述主横杆上固设有主横杆电动机,所述主横杆电动机的输出端固设有主横杆主转轴,所述主横杆上均匀固设有多个主横杆连接转轴,所述副横杆上均匀固设有与所述主横杆连接转轴数量一致的副横杆连接转轴,每个所述主横杆连接转轴与所述副横杆连接转轴之间设有可自由转动的连接杆,所述主横杆上开设有可供所述强固连接杆卡入的强固滑槽,所述主横杆在所述强固滑槽的集合中线对称开设有冲击检测滑槽,每个所述冲击检测滑槽内设有可往复滑动的冲击检测滑块,每个所述冲击检测滑块与其所对应的所述冲击检测滑槽之间固设有冲击检测弹簧,每个所述冲击检测滑块上固设有冲击检测导电层,每个所述冲击检测滑槽上设有可随所述冲击检测滑块位移通过所述冲击检测导电层联通的冲击检测回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爱民,未经张爱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30029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