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2111288292.X | 申请日: | 2021-11-02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038839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11 |
| 发明(设计)人: | 杨爽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长江新型显示产业创新中心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L25/075 | 分类号: | H01L25/075;H01L33/50;G09F9/33 |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岳晓萍 |
| 地址: | 430000 湖北省武汉市东湖新技术***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显示 面板 显示装置 | ||
1.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衬底基板;
位于所述衬底基板一侧阵列排布的多个发光器件;所述发光器件包括多个发光区;所述发光区对应设置有电致遮光层;所述电致遮光层用于在电致控制信号的控制下,控制由所述发光区出射的光线的光通量;
色转换层,包括多个色转换结构;所述色转换结构位于所述发光器件的出光侧;所述发光器件出射的至少部分光线经所述色转换结构后出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同一所述发光器件中的电致遮光层包括多个分别与不同所述发光区对应的电致遮光结构,且各所述电致遮光结构相互绝缘。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器件中,相邻两个所述发光区的出光面构成的第一内角θ的取值范围为:90°θ180°;
其中,所述第一内角θ为相邻两个所述出光面构成的夹角中朝向所述衬底基板一侧的夹角。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器件还包括发光层;位于不同所述发光区的所述发光层连续且不共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发光器件的电致遮光层包括第一电致遮光结构和第二电致遮光结构;所述第一电致遮光结构和所述第二电致遮光结构分别位于不同所述发光区;
所述色转换层包括第一色转换结构和第二色转换结构;所述第一色转换结构位于所述第一电致遮光结构背离所述发光层的一侧;所述第二色转换结构位于所述第二电致遮光结构背离所述发光层的一侧;
所述发光器件出射的至少部分光线经所述第一色转换结构后出射的光线与经所述第二色转换结构后出射的光线的波长不同。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发光器件的电致遮光层还包括第三电致遮光结构;所述第三电致遮光结构与所述第一电致遮光结构和所述第二电致遮光结构均位于不同所述发光区;
所述第三电致遮光结构背离所述发光层的一侧未设置所述色转换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电致遮光结构位于所述第一电致遮光结构与所述第二电致遮光结构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电致遮光结构背离所述发光层的一侧表面与所述色转换结构的光出射面齐平。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色转换结构的光入射面与该所述色转换结构对应的所述发光区中电致遮光层背离所述发光层的一侧的表面之间的夹角为α;其中,0°≤α≤10°;
所述电致遮光层背离所述发光层的一侧的表面与所述衬底基板所在平面构成的第二内角的取值范围为:所述第二内角为所述电致遮光结构背离所述发光层的一侧表面与所述衬底基板所在平面构成的夹角中朝向所述发光层一侧的夹角。
1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致遮光层包括电致聚合物层和设置于所述电致聚合物层内的遮光粒子;
所述电致聚合物层用于在电致控制信号的控制下膨胀或收缩,以控制各所述遮光粒子之间的间距。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致聚合物层靠近所述发光层的一侧表面为第一表面,所述电致聚合物层远离所述发光层的一侧表面为第二表面;
所述遮光粒子位于靠近所述第二表面的一侧。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遮光粒子包括具有反射功能的无机纳米粒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长江新型显示产业创新中心有限公司,未经湖北长江新型显示产业创新中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288292.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