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触控控制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111261973.7 | 申请日: | 2021-10-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816103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29 |
| 发明(设计)人: | 李祥宇;金上;林丙村 | 申请(专利权)人: | 速博思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6F3/041 | 分类号: | G06F3/041;G06F3/0488;G06V40/12 |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泽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8 | 代理人: | 关宇辰 |
| 地址: | 中国台湾新北市汐止***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控制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触控控制方法。该方法包含:提供一触控装置,其中触控装置包含多个触控电极;判断是否有一物件位于各所述触控电极的一感测距离内;若判断为是,检测各所述触控电极中感测到物件的一感测群组;判断感测群组中的一电极数量是否大于等于一第一值且小于等于一第二值;判断感测群组中的一预设比例的各所述触控电极的一感测时间是否大于等于一预设时间;若电极数量大于等于第一值且小于等于第二值,且感测时间大于等于预设时间,则执行指纹识别模式;及若电极数量小于第一值或大于第二值、或感测时间小于预设时间,则执行触控操作模式。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关于一种触控控制方法,特别是关于一种整合指纹识别模式及触控操作模式的触控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触控功能已是多数智能电子产品的基本配备,且因电子商务的蓬勃发展,生物识别技术的导入也已是必要的需求,尤其以指纹识别为首选。特别是当无边框全屏幕触控装置盛行的今日,如何将指纹识别功能整合在显示屏幕内便成为最大的课题。
目前屏下指纹技术以超音波式及光学式为主流,然而其主要缺点除成本太高外,还有对位困难或光道问题等制造难题。另外,指纹识别装置感应面积狭小、局促于一隅会让方便性降低,且电子产品需再另外设置指纹识别装置也会提高成本。再者,平板电脑也具有要整合触控与指纹识别于一体的需求。然而,当两者整合为一体时,如何提升使用感受,自动而有效识别操作者是在做触控操作还是要作使用者身份确认便成了重要的研究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整合触控操作模式与指纹识别模式于同一触控装置的触控控制方法。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触控控制方法,其用于控制一触控操作模式及一指纹识别模式,该方法包含:提供一触控装置,其中该触控装置包含多个触控电极,各触控电极包含多个感应电极;判断是否有一物件位于各所述触控电极的一感测距离内;若判断为是,检测各所述触控电极中感测到该物件的一感测群组;判断该感测群组中的一电极数量是否大于等于一第一值且小于等于一第二值;判断该感测群组中的一预设比例的各所述触控电极的一感测时间是否大于等于一预设时间;若该电极数量大于等于该第一值且小于等于该第二值,且该感测时间大于等于该预设时间,则执行该指纹识别模式;及若该电极数量小于该第一值或大于该第二值、或该感测时间小于该预设时间,则执行该触控操作模式。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另一种触控控制方法,其用于控制一触控操作模式及一指纹识别模式,该方法包含:提供一触控装置,其中该触控装置包含多个感应电极;判断是否有一物件位于各所述感应电极的一感测距离内;若判断为是,检测各所述感应电极中感测到该物件的一感测群组;判断该感测群组中的一预设比例的各所述感应电极的一感测时间是否大于等于一预设时间;若该感测时间大于等于该预设时间,则执行该指纹识别模式;及若该感测时间小于该预设时间,则执行该触控操作模式。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另一种触控控制方法,其用于控制一触控操作模式及一指纹识别模式,该方法包含:提供一触控装置,其中该触控装置包含多个感应电极;判断是否有一物件位于各所述感应电极的一感测距离内;若判断为是,检测各所述感应电极中感测到该物件的一感测群组;判断该感测群组的一感测面积是否大于等于一第一面积且小于等于一第二面积;判断该感测群组中的一预设比例的各所述感应电极的一感测时间是否大于等于一预设时间;若该感测面积大于等于该第一面积且小于等于该第二面积,且该感测时间大于等于该预设时间,则执行该指纹识别模式;及若该感测面积小于该第一面积或大于该第二面积、或该感测时间小于该预设时间,则执行该触控操作模式。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案,该指纹识别模式包含:检测位于该感测群组中的各所述触控电极所具有的各所述感应电极的至少一部分;取得一指纹影像;及检测该指纹影像的一指纹特征并产生一判断结果。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案,还包含:依据该判断结果执行一指纹认证动作,其特征在于,该指纹认证动作包含一解锁动作、一认证动作及一开启动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速博思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速博思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26197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