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内扣机和内扣机生产线有效
| 申请号: | 202111260549.0 | 申请日: | 2021-10-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92866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11 |
| 发明(设计)人: | 徐洁;杨斌;汪志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第二工业大学 |
| 主分类号: | B65B61/14 | 分类号: | B65B61/14;B65B61/20;B65G15/30;B65G21/20;B65G43/08;B65G61/00 |
| 代理公司: | 上海天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4 | 代理人: | 严义秀 |
| 地址: | 201209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内扣机 生产线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内扣机和内扣机生产线,内扣机用于将箱盖上的耳扣扣入箱体内的钢瓶把手,内扣机包括:底座,底座的第一表面上固定有至少一根直线横轴;一对对称布置的第一连杆,每个第一连杆中部固定有滑块,滑块约束于直线横轴上移动;第一连杆垂直于直线横轴并平行于底座的第一表面;第一连杆的末端均设置有爪扣机构;每个第一连杆的另一端铰接有第二连杆,第二连杆平行于底座的第一表面;两个第二连杆铰接于内扣气缸的伸缩杆顶端;内扣气缸的伸缩杆顶端的运动轨迹约束于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组成的平面内,且内扣气缸的伸缩杆顶端的运动方向垂直于直线横轴。本发明通过内扣机将箱盖上的耳扣扣入箱体内的钢瓶把手,可以有效固定箱体内的钢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内扣机和内扣机生产线,具体涉及一种通过内扣机将箱盖上的耳扣扣入箱体内的钢瓶把手,可以有效固定箱体内的钢瓶的内扣机和内扣机生产线。
背景技术
目前,现在的钢瓶产品包装码垛过程中,需要将箱体中的钢瓶进行固定,以防止钢瓶输送过程中在箱体内晃动。通常,需要人工在箱体内填充缓冲剂或者加装固定框架,以提高钢瓶在输送过程中的稳定性。
由于人工固定钢瓶比较费时间,而且钢瓶本身的质量比较重,对工人的体能也是一定的要求。因此亟需一种合适的用于在生产线上转运质量较重的物品。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过内扣机将箱盖上的耳扣扣入箱体内的钢瓶把手,可以有效固定箱体内的钢瓶的内扣机和内扣机生产线。
本发明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一种内扣机,用于将箱盖上的耳扣扣入箱体内的钢瓶把手,内扣机包括:底座,底座的第一表面上固定有至少一根直线横轴;一对对称布置的第一连杆,每个第一连杆中部固定有滑块,滑块约束于直线横轴上移动;第一连杆垂直于直线横轴并平行于底座的第一表面;第一连杆的末端均设置有爪扣机构;每个第一连杆的另一端铰接有第二连杆,第二连杆平行于底座的第一表面;两个第二连杆铰接于内扣气缸的伸缩杆顶端;内扣气缸的伸缩杆顶端的运动轨迹约束于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组成的平面内,且内扣气缸的伸缩杆顶端的运动方向垂直于直线横轴。
在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子中:爪扣机构为L型的爪扣机构,在箱盖上的耳扣向外扣入箱体内的钢瓶把手的情况时,L型的爪扣机构底部向外突出;在箱盖上的耳扣向内扣入箱体内的钢瓶把手的情况时,L型的爪扣机构底部向内突出。
在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子中:直线横轴包括两根,两根直线横轴长度一样且并排平行布置。
在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子中:所述的内扣机还包括:上下移动气缸,所述上下移动气缸的输出端与所述底座固定连接;所述上下移动气缸输出的力的方向平行于所述内扣气缸输出的力的方向。
在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子中:与第一表面相对的底座的第二表面整体为燕尾滑块的结构,燕尾滑块与连接钢板上的设置的燕尾滑轨配合,以使所述底座约束于所述连接钢板上的滑轨内运动;或,与所述第一表面相对的所述底座的第二表面上设置有四个滑块,所述滑块与连接钢板上的设置的滑轨滑动连接;所述连接钢板用于与所述支架连接。
一种生产线,包括传送装置、支架;所述传送装置用于传送装载有钢瓶的箱体;所述支架位于所述传送装置的内扣工作区;所述支架内设置有两个所述的内扣机,以用于将箱盖上的耳扣扣入所述箱体内的所述钢瓶的把手。
在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子中:所述传送装置为双列式传送带结构,所述传送装置的内扣工作区的前方为所述传送装置的上料区;所述传送装置的两侧设置有限制挡板,所述限制挡板用于约束所述箱体往两侧的移动。
在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子中:所述传送装置的上料区出口端设置有第一放行气缸和第二放行气缸;以传送方向为基准,所述第二放行气缸位于所述第一放行气缸前,所述第一放行气缸和所述第二放行气缸之间的距离大于一个所述箱体的长度,小于两个所述箱体的长度和;所述第一放行气缸和所述第二放行气缸用于协同配合以控制所述箱体进入所述传送装置的内扣工作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第二工业大学,未经上海第二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26054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桥墩纠偏施工工艺
- 下一篇:激光设备的供电方法和多激光设备的联合运行方法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