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设计运行态分离的网络指令动态执行方法及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2111241183.2 | 申请日: | 2021-10-2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173355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29 |
| 发明(设计)人: | 唐银春;熊钰才;洪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科大国创云网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W24/02 | 分类号: | H04W24/02;G06F8/36;G06F9/448 |
| 代理公司: | 合肥昊晟德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53 | 代理人: | 何梓秋 |
| 地址: | 230088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设计 运行 分离 网络 指令 动态 执行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设计运行态分离的网络指令动态执行方法及系统,属于指令执行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S1:指令流程解析;S2:指令入参解析;S3:指令动态执行。本发明具备通用解析指令、解析指令入参以及动态执行指令的处理能力,无论外部系统对csar文件做何种改动,均不需要做代码的改动,零编码实现了运行设计态的分离;按微服务架构开发,各个部分之间模块解耦,不互相依赖,具有分布式部署能力、高并发处理能力以及代码结构简单的优点;充分分离了变与不变的界限,将变的部分抽象出来,使用动态代理实现代理类与目标类互相解耦,目标对象的逻辑变动不会影响代理对象,如果需要对代理对象进行功能增强,也十分方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指令执行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设计运行态分离的网络指令动态执行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在“新基建”以及数字化转型的大背景下,以云计算为代表的新技术基础设施和5G为代表的网络通信基础设施都将面临转型,云网融合也成了电信运营商行业实现转型的主要思路。为解决现有的运营系统存在效率低下、产品上线周期长、客户感知不满意等众多问题,需要打造新一代的云网融合运营新系统,新系统具备云原生部署、微服务化架构、设计运行态分离、开发运维一体化的特性,能够具备敏捷开发、提高开发效率、满足快速多变的业务需求以及市场环境。为此,提出一种设计运行态分离的网络指令动态执行方法及系统。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如何在设计运行态分离前提下,将外部系统下发的指令设计流程以及指令入参进行动态解析、动态组装以及动态执行,通过动态的方式快速满足云网的日新月异变更需求,提供了一种设计运行态分离的网络指令动态执行方法。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本发明包括以下步骤:
S1:指令流程解析
根据外部系统的casr文件进行解压,解压后根据Flows下的流程定义文件和Implement流程实现文件,遍历文件中的节点,生成指令列表,并将指令列表存入内存队列中;
S2:指令入参解析
根据步骤S1中解析出来的指令列表,通过外部系统casr文件进行解压之后的Swagger文件,解析出指令的入参格式;
S3:指令动态执行
使用动态代理的方式,将各指令执行不同的地方抽象出来,形成目标指令对象集合,外部系统通过代理对象调用目标指令对象集合的目标指令执行。
更进一步地,在所述步骤S1中,指令列表存入内存队列后,根据内存队列中指令顺序获取指令并入数据库模型,数据库模型中包含指令ID、指令编码、指令名称信息。
更进一步地,当从内存队列中获取到的指令为子节点,并且下一个子节点为该子节点的并列子节点时,解析当前两个子节点的上一级指令的Rule规则文件,解析指令规则,按照规则文件将指定的子节点并入数据库模型。
更进一步地,在所述步骤S2中,入参格式信息包括入参报文、参数类型。
更进一步地,在所述步骤S2中,通过Schmema文件将指令的入参对象进行解析并组装,系统通过swagger-models提供的API,从Schmema文件的根节点开始,通过递归遍历的方法,解析获取到所有的子节点,从而组装成该指令的入参对象。
更进一步地,在步骤S3中,将各指令执行不同的地方抽象出来的具体过程如下:定义一个抽象类,比如开户类,子类为固网开户类和移网开户类,分别继承开户类,将这两个子类相同的特性如开彩铃、开语音放在开户类中,开短信是移网特有的属性就放在移网开户类中,这样实现的好处是提取共性部分,实现了代码复用;修改开短信业务属性的时候,并不影响固网开户行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科大国创云网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科大国创云网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24118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