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北斗定位及5G技术的无人机管控平台在审
| 申请号: | 202111240945.7 | 申请日: | 2021-10-2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984060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28 |
| 发明(设计)人: | 龙永坚;朱幸辉;王江述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精飞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C21/20 | 分类号: | G01C21/20;G05D1/10;G06F21/31;G06F30/20;G08C17/02 |
| 代理公司: | 湖南正则奇美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3105 | 代理人: | 张继纲 |
| 地址: | 417100 湖南省娄底市涟***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北斗 定位 技术 无人机 平台 | ||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北斗定位及5G技术的无人机管控平台,涉及无人机管控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方案对无人机飞行管理混乱,无法实现对无人机飞行进行有效统筹协调的技术问题;本发明通过获取目标区域参数和禁飞区域参数建立空域模型,根据空域模型定义作业参数,着重根据路径规划原则定义作业路径,提前规避禁飞区域,保证无人机合理合法的执行作业任务,同时能够提高工作效率;本发明基于北斗终端和5G技术建立无人机管控平台,能够及时详细的反馈无人机运行状态,并统计无人机运行数据,能够实现对单体、群体无人机的有效统筹协调和控制管理,解决了无人机飞行管理混乱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无人机管控领域,涉及基于北斗定位和5G的无人机管控技术,具体是基于北斗定位及5G技术的无人机管控平台。
背景技术
随着智能制造和大规模集成电路产业的发展,无人机的工艺越来越成熟,性能大幅提升。工业无人机在很多行业中开始使用,且具备较为可观的市场规模前景。
现阶段,一方面是无人机的应用场景增多、低空领域资源有限,无人机的无序使用会造成拥堵,对无人机的低空飞行不进行管理还会造成安全隐患;另一方面,操作人员无法实现对无人机作业的精准监控,无法保证无人机的合法合理飞行;因此,亟需一种能够解决无人机飞行管理混乱、能够对无人机进行有效统筹协调的管控平台。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基于北斗定位及5G技术的无人机管控平台,用于解决现有方案对无人机飞行管理混乱,无法实现对无人机飞行进行有效统筹协调的技术问题,本发明通过北斗定位和5G技术结合建立无人机管控平台解决了上述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基于北斗定位及5G技术的无人机管控平台,包括中央处理器以及与中央处理器通信连接的智能终端;
所述中央处理器还分别与售后服务模块、作业管理模块、飞行监控模块通信和/或电气连接;
通过所述中央处理器建立目标区域的空域模型,并将所述空域模型发送至作业管理模块;
所述作业管理模块根据空域模型定义作业参数,并将作业参数发送至飞行监控模块;其中,所述作业参数包括作业区域、作业路径和作业内容;
所述售后服务模块提供无人机售后追踪服务;其中,所述售后追踪服务具体指记录无人机的运行记录、作业记录和维保记录。
优选的,所述空域模型的建立包括:
通过所述智能终端获取目标区域参数;其中,所述目标区域参数包括无人机飞行目标区域的地理坐标和高度参数;
根据目标区域参数建立目标区域模型;其中,所述目标区域模型为三维模型;
获取目标区域中的禁飞参数;其中,所述禁飞参数包括禁飞区域的地理坐标和高度参数;
根据禁飞参数建立禁飞区域模型,并将目标区域模型和禁飞区域模型结合获取空域模型。
优选的,在所述智能终端与所述中央处理器通信连接之前,还需对所述智能终端持有人的资质进行验证,包括:
通过所述智能终端发送资质验证信息至中央处理器;所述资质验证信息包括身份信息、飞行资质以及无人机配置信息;
所述中央处理器对资质验证信息进行依次验证,当资质验证信息验证通过时,则建立对应智能终端与中央处理器的可信通信连接;当资质验证信息验证失败时,则断开智能终端与资质验证信息的连接;其中,所述可信通信连接用于传输资质验证信息。
优选的,所述禁飞参数通过无人机飞行管理单位和智能终端获取,包括:
通过所述中央处理器连接无人机飞行管理单位获取发布的禁飞参数;
通过所述智能终端获取目标区域的禁飞参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精飞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湖南精飞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24094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