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凿岩机的冲击机构有效
| 申请号: | 202111237673.5 | 申请日: | 2021-10-2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000822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14 |
| 发明(设计)人: | 胡艳芳;田翔;曾婷;李小祥;李珊;席玮航;王淞源;曹星宇;黄永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沃斯德凿岩液压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21B1/26 | 分类号: | E21B1/26 |
| 代理公司: | 宁波辰晖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420 | 代理人: | 叶蕊嘉 |
| 地址: | 337009 江西省***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凿岩机 冲击 机构 | ||
本申请公开了了凿岩机的冲击机构,包括容置腔与变化油路,所述的容置腔内设置有活塞与换向阀,活塞在容置腔内沿活塞轴向做往复运动,变化油路,并配合推阀柱后端的阻尼力,通过换向阀对活塞施力。所述的驱动腔通过进油节流阀与高压油路连接,进油节流阀工作对推阀柱提供阻尼力;回油支路通过回油节流阀连接回油,回油节流阀工作补充进油节流阀作用,保证低速下活塞与换向阀运动副继续减速;换向阀的部分与通过推阀柱与驱动腔连接,使得驱动腔的液压作用于换向阀。换向阀施加给活塞的力主要使得活塞在整个运动过程中合力方向改变,保证活塞往复运动。在本申请中活塞运动更加稳定,使用寿命更长。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凿岩机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凿岩机的冲击机构。
背景技术
冲击机构适用于多种应用,例如对采石场、隧道或矿井进行钻孔。这些机器由被称为承载器的承载部分构成,在承载部分上定位有导轨,导轨接收钻孔类型的旋转冲击设备。旋转冲击设备通常由冲击机构和旋转机构组成。安装在承载器上的该设备接收液压动力并将其转换成机械冲击和旋转动力,从而由于钻柄、钻杆或与岩石接触的切削刃而形成钻孔。
冲击机构通常被刚性地组装在旋转冲击设备的壳体内,而旋转机构经由减速小齿轮驱动钻杆的钻柄旋转,该旋转机构包括横向安装在与冲击机构轴平行的轴上的马达。钻柄因此被驱动而旋转运动,并接收由冲击机构的活塞提供的冲击。这种传统的解决方案的缺陷在于:由于具有小齿轮而使得设备成本很高,这些小齿轮是昂贵的部件,小齿轮在该装置内的安装需要昂贵的机械装置。
中国专利申请“用于钻孔的液压旋转冲击设备”,申请(专利)号:CN201010296161.1,公开了包括形成支承件的壳体;包括纵向主体的冲击机构,该主体沿着主体的轴线以旋转方式安装在壳体内,该冲击机构包括沿着主体的轴线延伸的缸、以滑动方式安装在缸内并用来冲击连接到钻杆上的钻柄的冲击活塞、以及被设置用于控制冲击活塞沿着主体轴线的往复运动的分配装置;以及被设置用于驱动冲击机构的主体沿着与主体轴线大致重合的旋转轴线旋转的马达。冲击机构包括安装在主体上并被设置用于闭合主体的端部之一的闭合盖,所述闭合盖以旋转方式连接到马达的输出轴,并至少部分地包括分配装置。
但上述专利申请存在如下问题:1、由于马达位于整机后端,增加了设备长度,凿岩机长度较长,使用环境受限。2、凿岩机的零部件众多,拆装维护不便。3.冲击机构与旋转机构共用相同零件较多,间隙量配合较大,不利于整体尺寸的同轴配合。4、油路复杂,使得其部件加工难度较高,进而导致产品成本高。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凿岩机的冲击机构,减少凿岩机零部件数量,拆装维护更加简单。
本申请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凿岩机的冲击机构,相比于双面回油形式油压突变问题更少,运动更加稳定。
本申请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凿岩机的冲击机构,油路设计更加简单,减少零部件加工难度。
本申请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凿岩机的冲击机构,结构更加紧凑,总体长度更小、体积更小。
本申请采用的技术方案为:凿岩机的冲击机构,包括:容置腔、变化油路与带有驱动腔的限位件,所述的容置腔内设置有活塞与换向阀,活塞在容置腔内沿活塞轴向做往复运动,变化油路一端连接换向阀,移动的活塞切换变化油路的另一端与高压油路或回油路连接,变化油路通过换向阀对活塞施力;所述的驱动腔通过进油节流阀与高压油路连接,进油节流阀工作控制驱动腔是否与高压油路导通,换向阀的部分与驱动腔连接,驱动腔的液压作用于换向阀。进油节流阀工作控制驱动腔液压内阻尼力,并使得活塞与换向阀运动副减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沃斯德凿岩液压有限公司,未经江西沃斯德凿岩液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23767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