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智慧高速公路事故感知与智能诱导安保装置及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111236864.X | 申请日: | 2021-10-24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059474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18 |
| 发明(设计)人: | 廖永宏;朱孝友;廖露林;廖肇星;卢樟;谢学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廖永宏 |
| 主分类号: | E01F15/04 | 分类号: | E01F15/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济纬天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429 | 代理人: | 田强 |
| 地址: | 341000 江西省赣州***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智慧 高速公路 事故 感知 智能 诱导 安保 装置 方法 | ||
本发明的智慧高速公路事故感知与智能诱导安保装置及方法,包括事故感知模块用于感知护栏被撞产生的震动产生碰撞振动电信号和接收交通事故发生时产生的声音产生碰撞声音电信号;还包括通讯模块、定位模块、电源模块、数据存储器、处理器模块、防拆壳;碰撞振动电信号或碰撞声音电信号传递至处理器模块,由处理器模块执行数据存储器存储的指令判断并执行是否通过通讯模块将碰撞振动电信号、碰撞声音电信号、位置数据发送至云端服务器。本发明的智慧高速公路事故感知与智能诱导安保装置及方法,能够使高速公路监控中心在极短的时间内直接或间接的掌握和了解高速公路当前位置、片区的路况、事故现场的情况。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高速公路设施技术领域,尤其涉及智慧高速公路事故感知与智能诱导安保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国内高速公路大规模建设初期,各高速公路路段为了保障路段的通畅、 行车安全,普遍都采用了24小时全天候不间断巡逻制度。巡逻人员除了要及 时收集有关交通讯息,遇到必要情况需现场处置。由于受当时信息技术、经 济条件等限制,为了完成“保通畅、防安保”任务,只能采取如此原始的方 式。
中国专利CN107604853B公开了一种智能高速公路防护栏碰撞装置及其控制方法,其通过可与控制中心信息交互的震动感知终端来实现及时发现交通事故的效果,但其存在如下问题:
1.其为防止误报,通过采集图像、识别图像的方式去判断是否有真实事故发生或通过某段车流量的变化来辅助判断,但在实际实施时,使用高清图像采集摄像头会大幅度提高成本,高密度铺设时不具有成本优势,低密度铺设时,无法实现全路段准确感知;使用一般摄像头图像采集效果差,并且由谁来通过识别图像去判断是否有事故发生也未给出具体指示。同时结合车流量的变化来辅助判断是否有事故发生也存在不少问题,现在车流量一般是通过在高速上间隔数公路设置的门架上安装的传感器或摄像头来统计,一般只有绵延数公路的堵车才能通过车流量动态监测感知到差异,堵车相比交通事故的发生具有滞后性,且低流量路段的高速公路即使发生车辆撞坏护栏也可能很难发生堵车;由于上述缺陷的存在,导致该专利在实际实施过程中无法有效的提高判断准确率。
2.其只能是在车辆撞击护栏后才能感知到碰撞信号,也就是说只能判断出车撞护栏的事故,无法识别未撞击护栏的事故,如车撞车、车撞入侵物但未撞击护栏的事故等。
发明内容
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智慧高速公路事故感知与智能诱导安保装置及方法,可解决上述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智慧高速公路事故感知与智能诱导安保装置,包括:事故感知模块,包括振动传感器和第一麦克风,振动传感器用于感知护栏被撞或由于共振产生的振动产生碰撞振动电信号,第一麦克风用于接收交通事故发生时产生的声音产生碰撞声音电信号;通讯模块,通讯模块用于与云端服务器发生信号传递;定位模块,用于产生位置数据;电源模块,用于提供电力;数据存储器,用于存储电子数据,包括但不限于指令、音频数据或事故感知模块、通讯模块传递来的数据;处理器模块,用于分析处理数据;事故感知模块、数据存储器、通讯模块、定位模块、电源模块均与处理器模块电信号连接;碰撞振动电信号或碰撞声音电信号传递至处理器模块,由处理器模块执行数据存储器存储的指令判断并执行是否通过通讯模块将碰撞振动电信号、碰撞声音电信号、位置数据发送至云端服务器;防拆壳,防拆壳用于为事故感知模块、处理器模块、数据存储器、通讯模块、通讯模块、定位模块和电源模块提供安装基础或支撑。
进一步的,本发明的智慧高速公路事故感知与智能诱导安保装置,所述防拆壳设置有第一壳、第二壳和防拆开关,防拆开关设置于第一壳、第二壳之间且与处理器模块电信号连接。
进一步的,本发明的智慧高速公路事故感知与智能诱导安保装置,还包括磁控开关和语音通话模块,语音通话模块包括语音功放和通话麦克风;磁控开关和语音通话模块均与处理器模块电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廖永宏,未经廖永宏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23686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