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LSC数据的检测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介质在审
| 申请号: | 202111217855.6 | 申请日: | 2021-10-1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051132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15 |
| 发明(设计)人: | 赵永亮;闫淑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山丘钛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N17/00 | 分类号: | H04N17/00;H04N5/217 |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达德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70 | 代理人: | 梁凯 |
| 地址: | 215300 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lsc 数据 检测 方法 装置 终端设备 介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镜头阴影校正LSC数据的检测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介质,其中所述方法包括:获取LSC数据;对所述LSC数据进行解析,得到图像通道数据;对所述图像通道数据进行有效性检测,确定所述LSC数据是否为有效数据。采用本发明,能解决现有技术中由于无法判定LSC数据的有效性导致计算资源的浪费及业务处理效率的降低等技术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图像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镜头阴影校正LSC数据的检测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介质。
背景技术
目前,摄像头模组供应商都需将镜头阴影校正(lens shading correcting, LSC)数据烧录到终端平台中,例如中国台湾联发科技多媒体芯片提供商(MediaTek, MTK)工具平台等,以进行后续的图像处理。
然而在LSC数据烧录或传输过程中,由于传输稳定性或其他特殊情况等原因导致部分图像内容缺失。由于图像处理算法有限,目前支持对大规模业务的有效数据进行图像处理,无法判定是否是无效数据。
但如果不对有效数据和无效数据加以区分,对无效数据和有效数据进行相同的高复杂度计算,会导致计算资源的浪费,同时也降低了业务处理效率。
因此,亟需提出一种LSC数据的有效性检测方案。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提供一种镜头阴影校正LSC数据的检测方法,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由于无法判定LSC数据的有效性导致计算资源的浪费及业务处理效率的降低等技术问题。
一方面,本申请通过本申请的一实施例提供一种镜头阴影校正LSC数据的检测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LSC数据;
对所述LSC数据进行解析,得到图像通道数据,所述图像通道数据包括R 通道数据、Gr通道数据、Gb通道数据及B通道数据;
对所述图像通道数据进行有效性检测,确定所述LSC数据是否为有效数据。
可选地,所述对所述图像通道数据进行有效性检测,确定所述LSC数据是否为有效数据包括:
判断所述图像通道数据是否满足预设的有效检测条件;
若是,则确定所述LSC数据为有效数据;
若否,则确定所述LSC数据为失效数据;
其中,所述有效检测条件至少包括:边缘处理数据小于第一阈值,且内部处理数据小于第二阈值;所述边缘处理数据为对所述图像通道数据中位于预设边缘区域的数据进行处理后得到的数据,所述内部处理数据为对所述图像通道数据中除所述预设边缘区域外的其他区域的数据进行处理后得到的数据。
可选地,所述边缘处理数据为所述图像通道数据中位于预设边缘区域的数据的最大值,所述内部处理数据为所述图像通道数据中位于除所述预设边缘区域外的其他区域的数据的最大值。
可选地,所述判断所述图像通道数据是否满足预设的有效检测条件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对所述图像通道数据进行平均值计算,得到平均通道数据,所述图像通道数据和所述平均通道数据具备相同的数据维度;
对所述平均通道数据进行差异值计算,得到差异通道数据,所述差异通道数据和所述平均通道数据具备相同的数据维度;
对所述差异通道数据中位于预设边缘区域的数据进行最大值计算,得到所述边缘处理数据;
对所述差异通道数据中位于除所述预设边缘区域外的其他区域的数据进行最大值计算,得到所述内部处理数据。
可选地,所述有效检测条件还包括:所述Gr通道数据和所述Gb通道数据之间的差异值小于第三阈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山丘钛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昆山丘钛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21785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