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黄色聚碳酸酯/苯乙烯类树脂合金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有效
| 申请号: | 202111210866.1 | 申请日: | 2021-10-1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163797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06 |
| 发明(设计)人: | 孙力强;袁刚;敬新柯;祝润生;曾赛 | 申请(专利权)人: | 金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上海金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8L69/00 | 分类号: | C08L69/00;C08L33/20;C08K3/24;C08K5/32 |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陈嘉毅 |
| 地址: | 510663 广东省广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黄色 聚碳酸酯 苯乙烯 树脂 合金 组合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黄色聚碳酸酯/苯乙烯类树脂合金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所述黄色聚碳酸酯/苯乙烯类树脂合金组合物包括聚碳酸酯树脂、苯乙烯类树脂、抗氧剂、光稳定剂、黄色色粉;所述黄色色粉包括钒酸铋和偶氮黄;所述钒酸铋与偶氮黄的质量比为3.8~4.2:1。本发明所述黄色聚碳酸酯/苯乙烯类树脂合金组合物通过采用一定配比的钒酸铋和偶氮黄进行复配,可得到与喹肽酮黄同等着色能力的黄色色粉,其所制备得到的塑料制品耐热、耐候性能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工程塑料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黄色聚碳酸酯/苯乙烯类树脂合金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背景技术
聚碳酸酯/苯乙烯类树脂合金是一种高性能的合金材料,其综合了各成分树脂的优点,以其卓越的综合性能广泛用于汽车工业、电子电器工业、轻工家电、电动工具等行业,属于一种用途非常广泛的工程塑料。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不仅对材料性能有要求,还对其外观如色彩有要求。给材料赋予不同的颜色,可使塑料制件更加靓丽,同时不同的颜色,可区分塑料制件的不同用途。黄色作为一种比较醒目靓丽的颜色,被广泛地引用到塑料制件中。
现有为了获得黄色的聚碳酸酯或聚碳酸酯/苯乙烯类树脂合金材料,一般采用喹酞酮黄作为黄色色粉,例如现有技术(CN109810410A),虽然喹酞酮黄拥有较高的黄色相着色力,但是其结构不稳定,耐热和耐候性能差,发色基团很容易发生变化而导致变色;针对其耐热性差,为了减少生产时高温对喹酞酮黄的影响,目前的方法是尽可能降低制备时的挤出温度,降低螺杆转速,但是这种方式使得制备工艺接近极限,不方便生产;针对其耐候性差,目前仍无法克服,即使在聚碳酸酯/苯乙烯类树脂合金材料中添加光稳定剂或耐候剂,对喹酞酮黄的耐候性提高也不明显,无法黄色聚碳酸酯/苯乙烯类树脂合金很好地用于需要长时间处于户外环境的塑料制件中,使黄色的聚碳酸酯/苯乙烯类树脂合金材料的应用受到了限制。对此,现有技术有公开尝试其它耐热、耐候性较好的黄色相颜料,但其着色力较差,远低于喹酞酮黄的着色力。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黄色聚碳酸酯/苯乙烯类树脂合金材料的耐热和耐候性能差的缺陷,提供一种黄色聚碳酸酯/苯乙烯类树脂合金组合物,所述黄色聚碳酸酯/苯乙烯类树脂合金组合物同时具有较好的黄色相着色力、耐热以及耐候性能。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所述黄色聚碳酸酯/苯乙烯类树脂合金组合物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所述黄色聚碳酸酯/苯乙烯类树脂合金组合物的应用。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聚碳酸酯制品。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黄色聚碳酸酯/苯乙烯类树脂合金组合物,包括以下按重量份计算的组分:
所述黄色色粉包括钒酸铋和偶氮黄;所述钒酸铋与偶氮黄的质量比为3.8~4.2:1。
经过研究发现,在通过聚碳酸酯/苯乙烯类树脂合金当中,通过采用特定配比和粒径大小的钒酸铋和偶氮黄进行复配,作为聚碳酸酯树脂的黄色色粉,所制备得到黄色聚碳酸酯/苯乙烯类树脂合金组合物同时具有较好的黄色相着色力、耐热以及耐候性能。钒酸铋与偶氮黄的质量比过高或过低,都不利于着色力、耐热以及耐候性能。在相同添加量下,若单独使用钒酸铋作为黄色色粉,其黄色着色力较差,远远低于喹酞酮黄;若单独是使用偶氮黄作为黄色色粉,所表现出的颜色偏移值a值偏大(即偏红较多)。
优选地,本发明所述黄色聚碳酸酯/苯乙烯类树脂合金组合物包括以下按重量份计算的组分:
优选地,本发明所述黄色色粉包括钒酸铋和偶氮黄;所述钒酸铋与偶氮黄的质量比为4: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金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上海金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金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上海金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21086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