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预制保温双层弯管在审
| 申请号: | 202111206641.9 | 申请日: | 2018-08-2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83352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04 |
| 发明(设计)人: | 王飞;孙春艳;王国伟;雷勇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西理工红日节能服务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16L43/00 | 分类号: | F16L43/00;F16L59/22 |
| 代理公司: | 重庆远恒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48 | 代理人: | 伍伦辰 |
| 地址: | 030006 山西省太原市综改示范区***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预制 保温 双层 弯管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预制保温双层弯管,其特征是所述预制保温双层弯管包括芯管、套管、连接板、保温层、保护层;芯管由芯管弯头和芯管弯头直管臂组成,芯管弯头直管臂连接在芯管弯头两端,连接板环绕芯管外壁间隔排布并沿芯管外壁轴向设置,套管套在连接板外侧;芯管与连接板焊接,套管外设一层保温层,保温层外设一层保护层。本发明使直埋供热管网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无补偿敷设,解决了目前供热直埋管道工程中普通弯头难以满足长直臂热应力作用时的普通补偿弯管强度不够的问题。
本申请为申请号201810965223.X,申请日2018-08-23的《预制保温双层弯管及其制备方法》专利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城镇供热直埋热水管道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在工厂预制保温双层弯管。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直埋敷设在集中供热管道中得到广泛的应用。直埋无补偿供热管道补偿弯管的补偿直臂很长时,补偿弯管需要承受较大的弯曲应力作用,以致于超出补偿弯管应力验算的条件。为此在实际工程中,经常增加补偿器和固定墩等对补偿弯管进行保护,因而难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不需要人为设置补偿器的直埋无补偿敷设,既增加了成本,也降低了供热直埋管网的可靠性。
目前工程中对弯管进行保护的处理方法有如下几种:
1)加大弯管曲率半径的方法;
2)在弯管两侧一定距离内设置两个补偿器;
3)在弯管两侧一定距离内分别设置固定墩和补偿器;
4) 在弯管两侧一定距离内设置两个固定墩。
综上所述,采用加大弯管曲率半径的方法,需要足够的施工空间,
通常施工现场无法满足大曲率半径弯管的布置,会占用其他管线的位置,影响其他相邻管线的布置;采用固定墩或补偿器保护的方法,增加了固定墩或补偿器检查小室,不仅增加工程造价、延长工程周期还增加补偿器漏水的概率,降低了管网的安全性。并占用一定的地下空间,施工难度大,甚至不具备施工条件。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供热直埋管道工程中普通弯头难以满足两侧长直管道热应力作用时的转角管道的连接,本发明根据现有弯管抵抗弯曲变形能力不足,而提供疲劳寿命长、运行更安全可靠的一种高强度弯管产品,一种工厂定型生产的双层弯管产品——预制保温双层弯管。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预制保温双层弯管,用于供热直埋管道工程中转角管道的连接;所述预制保温双层弯管在工厂制作完成;所述预制保温双层弯管包括芯管、套管、连接板、环形堵板、保温层、保护层,芯管在常态或预热状态下和连接板焊接,芯管及连接板在常态或预热状态下通过环形堵头和套管焊接,套管外设一层保温层,保温层外设一层保护层。
预制保温双层弯管的制作工艺方法是首先制作芯管,芯管可以是芯管弯头和芯管弯头直管臂组对焊接,也可以是一体化制作完成;其次在常态或预热状态下,将不少于2块的连接板均布焊接在芯管外壁,将环形堵板与芯管、连接板焊接;然后制作套管,套管可以是套管弯头和套管弯头直管臂组对焊接,也可以是一体化制作完成;安装套管;最后,在常态或预热状态下焊接套管与环形堵板。
所述芯管由芯管弯头和芯管弯头直管臂组成。芯管弯头和芯管弯头直管臂可以是分开组对焊接,也可以是一体化制作完成。
芯管弯头角度β为85-125度,芯管弯头角度β优选90度;芯管弯头曲率半径不小于1.5倍的管道公称直径。
芯管弯头直管臂长度不小于芯管公称直径的1倍,且不小于800mm。
所述套管由套管弯头和套管弯头直管臂组对焊接而成。
所述套管壁厚比芯管壁厚大1-5mm。
套管的外径=芯管外径+2h+2s,h是套管内壁与芯管外壁之间的距离,h不大于25mm,s是套管壁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西理工红日节能服务有限公司,未经山西理工红日节能服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20664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