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预制梁张拉端升降式钢台座及其使用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111186615.4 | 申请日: | 2021-10-12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9924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7 |
| 发明(设计)人: | 谢能;胡光全;何寿海;谢显龙;阮忠栎;梁旋;雍婷婷;李科;薛晨;胡振聪;陈攀;岳振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二局第一工程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8B17/00 | 分类号: | B28B17/00;B28B23/04 |
| 代理公司: | 贵阳中新专利商标事务所 52100 | 代理人: | 李龙;程新敏 |
| 地址: | 550002 贵州***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预制 梁张拉端 升降 台座 及其 使用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预制梁张拉端升降式钢台座及其使用方法,包括下部结构和正对设置于下部结构上方的上部结构,下部结构包括预埋底座,预埋底座的上端分布固定有丝杆,丝杆均沿竖向设置,且丝杆上旋设有调节螺帽,所述上部结构包括台座面板,台座面板的底部沿横桥向焊接有至少两条底梁,底梁上沿竖向开设有套筒孔,钢套管预埋焊接固定于套筒孔内,且所述丝杆一一对应地与钢套管正对设置,丝杆的上端均伸至对应的钢套管内。以解决现有技术虽能有解决部分梁端开裂的问题,但未从根本上规避梁端开裂的风险,且实际施工过程中受地区设计规定的不同,有些梁体形式无法进行变更设计的问题。属于预制梁加工技术领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预制梁张拉端升降式钢台座及其使用方法,属于预制梁加工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梁因其节省材料、自重轻,结构简单,安全可靠,便于安装、利于批量生产等优点,在国内外桥粱建设中得到广泛应用。
其中预应力施工的技术掌握将直接影响着预制梁的成品质量,现场实际施工往往因受施工队伍水平不高,经验不够丰富,在预制梁的施工过程中,容易引发预应力张拉后梁端顶底板中间部位出现纵向裂缝;梁端底部砼破碎等质量问题。梁端开裂原因分析:预制梁在张拉前所产生的荷载为均布荷载,沿台座纵向线荷载,此时梁体对台座所产生的静荷载较小,两者之间产生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较小,不会对梁体产生破坏。当梁体张拉后钢绞线受力,梁体跨中位置沿梁体两端上拱,梁体均布荷载转为梁端支点荷载,此时梁端混凝土薄弱区与台座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增大,对着张拉力的持续增加,台座对于梁体的反作用力随之增加,当反作用力超过梁端混凝土薄弱区最大抗压能力时,梁端就会出现开裂、破坏。
现有技术的解决方案:①台座端部加弹性或设置滑动面,或减缓梁端头角度,并选用有效隔离剂,减小梁端起拱反力。②梁体预制的底模端部设置一块长一定长度、厚约2~3cm的橡胶板(项面与底模齐平),梁体张拉后,橡胶板受压变形,受压面积增大,梁端砼承受的集中压应力随之减小。③梁体预制时在梁端底部设置梁长方向约20cm、竖向约10cm的导角。有效地增大了张拉后梁端底部的受压面积。
现有技术虽能有解决部分梁端开裂的问题,但本身也存在着一些不足,未从根本上规避梁端开裂的风险,现有技术大多都是通过优化梁端设计样式进行增大受力面积,分散反作用力,未能规避梁端混凝土薄弱区域。实际施工过程中受地区设计规定的不同,有些梁体形式无法进行变更设计。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预制梁张拉端升降式钢台座及其使用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虽能有解决部分梁端开裂的问题,但未从根本上规避梁端开裂的风险,且实际施工过程中受地区设计规定的不同,有些梁体形式无法进行变更设计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拟采用这样一种预制梁张拉端升降式钢台座,包括下部结构和正对设置于下部结构上方的上部结构,下部结构包括预埋底座,预埋底座的上端分布固定有丝杆,丝杆均沿竖向设置,且丝杆上旋设有调节螺帽,所述上部结构包括台座面板,台座面板的底部沿横桥向焊接有至少两条底梁,底梁上沿竖向开设有套筒孔,钢套管预埋焊接固定于套筒孔内,且所述丝杆一一对应地与钢套管正对设置,丝杆的上端均伸至对应的钢套管内。
前述升降式钢台座中,为保证结构稳定,台座面板选用复合型不锈钢钢板,台座面板的四周通过边框包裹,台座面板的底部还沿纵桥向焊接固定有三条加强肋,加强肋的两端与边框焊接固定,所述底梁焊接固定于加强肋的底部;
前述升降式钢台座中,底梁平行设置有两条,两条底梁的底部分别开设有两个套筒孔,每个套筒孔内预埋焊接固定有一个钢套管,所述丝杆共有四个,四个丝杆与四个钢套管一一对应设置;
前述升降式钢台座中,预埋底座为预埋于地下的混凝土底座,以保证底部稳固;
前述升降式钢台座中,为便于操作,在调节螺帽上焊接转盘。
上述预制梁张拉端升降式钢台座的使用方法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二局第一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铁二局第一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8661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散热功能的皮带空压机
- 下一篇:一种卷弧式弹翼收拢装填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