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能源汽车整车热管理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2111161303.8 | 申请日: | 2021-09-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82107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25 |
| 发明(设计)人: | 李腾;罗卫朝;周通;邓湘 | 申请(专利权)人: | 岚图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0H1/00 | 分类号: | B60H1/00;B60H1/32 |
| 代理公司: | 武汉智权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25 | 代理人: | 邱云雷 |
| 地址: | 430000 湖北省武汉市经济技术***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能源 汽车 整车 管理 系统 | ||
1.一种新能源汽车整车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制冷剂回路,其包括压缩机(1)、水冷冷凝器(2)和蒸发器(4);
第一换热管道,其上设有所述蒸发器(4),所述蒸发器(4)用于将流经第一换热管道的冷却液的热量吸收至制冷剂回路;
第二换热管道,其上设有所述水冷冷凝器(2),所述水冷冷凝器(2)用于将所述制冷剂回路中的热量交换至流经第二换热管道的冷却液;
电池管道,其上设有电池水泵(10)和电池包(9);
乘员舱管道,其上设有乘员舱水泵(11)和第一车内换热器(24);
电机管道,其上设有电机(15)和电机水泵(18);
车外换热管道,其上设有车外换热器(20)和车外换热水泵(19);以及,
所述电池管道、乘员舱管道、电机管道和车外换热管道可基于相应的热管理工作模式,通过阀门组,与所述第一换热管道和第二换热管道连通成回路,或截止;
所述阀门组包括第一三通阀(8)、第二三通阀(12)、第一四通阀(7)、第二四通阀(13)和第三四通阀(14);
所述电池管道的一端与第二三通阀(12)连接,另一端与第一三通阀(8)连接;
所述乘员舱管道的一端与第二三通阀(12)和第二四通阀(13)连接,另一端与第一三通阀(8)和第一四通阀(7)连接;
所述第一换热管道的一端与所述第二三通阀(12)和第二四通阀(13)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三通阀(8)和第一四通阀(7)连接;
所述第二换热管道的一端与第二四通阀(13)连接,另一端与第一四通阀(7)连接;
所述车外换热管道的一端与第二四通阀(13)连接,另一端与第一四通阀(7)连接;
所述第三四通阀(14)设于所述车外换热管道上,所述电机管道的两端连接所述第三四通阀(14)。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能源汽车整车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阀门组还包括第三三通阀(6);
所述第三三通阀(6)的一个接口与所述第一换热管道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三三通阀(6)的另一个接口通过第一管路与所述第一三通阀(8)和第一四通阀(7)连接,所述第三三通阀(6)的余下一个接口通过第二管路与所述第一三通阀(8)和第一四通阀(7)连接,所述第一管路上设有第二车内换热器(23);
当所述热管理工作模式为乘员舱除湿、电池冷却且电机冷却时,乘员舱管道与第二换热管道连通成回路,并通过第一车内换热器(24)对乘员舱加热;第一换热管道与第一管路连接成冷却管道,所述冷却管道与电池管道并联在车外换热管道上,以连通成回路,并对电池包(9)冷却,以及通过第二车内换热器(23)液化除湿,沿该回路中冷却液流向,电机管道接入该回路中,且位于所述车外换热器(20)下游。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能源汽车整车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热管理工作模式为乘员舱采暖、电池余热回收且电机余热回收时,乘员舱管道与第二换热管道连通成回路,并通过第一车内换热器(24)对乘员舱加热;第一换热管道与第二管路连接成冷却管道,所述冷却管道与电池管道并联在车外换热管道上,以连通成回路,并对电池包(9)冷却,沿该回路中冷却液流向,电机管道接入该回路中,且位于所述车外换热器(20)下游。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岚图汽车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岚图汽车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61303.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