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轨道交通系统业务演化模型建模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111154629.8 | 申请日: | 2021-09-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79741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23 |
| 发明(设计)人: | 黄宁;张欣;赵静萌;吴祥蔚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6F30/18 | 分类号: | G06F30/18;G06F30/2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孚睿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74 | 代理人: | 韩燕 |
| 地址: | 100191***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轨道交通 系统 业务 演化 模型 建模 方法 | ||
1.一种轨道交通系统业务演化模型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获取待建模轨道交通系统的网络初始信息,所述网络初始信息包括网络拓扑信息和业务信息;
步骤2:轨道交通系统演化对象建模,所述演化对象建模包括物理层对象建模和业务层对象建模,所述物理层对象建模具体为:
所述待建模轨道交通系统是由物理层和业务层组成的双层网络,所述物理层由网络拓扑组成,所述网络拓扑表示为G(V,E),其中V是轨道交通系统中的所有节点的集合,V={v1,v2,…,vn},vn为第n个节点;E是轨道交通系统中节点间所有链路的集合,E={e1,e2,…,em},em为第m个链路;
所述业务层对象建模具体为:业务层以物理层为基础,业务层由业务的源宿节点、业务路径、业务容量、业务负载、业务执行频次、业务执行速度、业务执行位置和业务执行数组成,其中业务容量用数组Ci={C1,C2,…,CM}表示,M为某一时刻链路上的业务数量,Ci为第i个业务的业务容量;其中业务负载用数组Li={L1,L2,…,LM}表示,Li为第i个业务的业务负载;其中业务执行位置用Zi={x1,x2,…,xM}表示,Zi为第i个业务的业务执行位置;
步骤3:轨道交通系统演化条件建模,所述演化条件建模包括客流加载设计和节点状态变化设计;
步骤4:轨道交通系统演化规则建模,所述演化规则建模包括客流加载条件下的业务演化规则建模和节点状态变化条件下的业务演化规则建模,所述客流加载条件下的业务演化规则包括客流加载条件下的业务内运行方法和客流加载条件下的业务间运行方法;所述节点状态变化条件下的业务演化规则包括节点状态变化条件为节点故障发生下的业务演化规则和节点状态变化条件为节点故障恢复下的业务演化规则;
4a、客流加载条件下的业务内运行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4a.1:按照业务执行位置Zi及业务执行数更新方法进行业务执行位置更新;
步骤4a.2:将所述步骤4a.1更新后的业务执行位置与业务的所有节点V的位置对比,将所述业务的所有节点V的位置中与更新后的业务执行位置相同的节点作为业务的客流运输作用节点;
步骤4a.3:对所述步骤4a.2获得的业务的客流运输作用节点执行客流的上车方法和客流的下车方法;
4b、客流加载条件下的业务间运行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4b.1:按照所述4a中客流加载条件下的业务内运行方法进行业务的作用节点判断,获得业务的客流运输作用节点;
步骤4b.2:判断业务的作用节点的类型,如果所述业务的作用节点是中间站,则进入步骤4b.3,如果所述业务的作用节点是换乘站,则进入步骤4b.4;
步骤4b.3:执行业务的中间站客流的换乘方法;
步骤4b.4:执行业务的换乘站客流的换乘方法;
4c、节点状态变化条件为节点故障发生下的业务演化规则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4c.1:更新业务层信息,业务执行位置Zi直接跳过故障节点,物理层信息不变;
步骤4c.2:在所述故障节点上执行业务客流的疏散方法;
步骤4c.3:在非故障节点上执行客流加载条件下的业务演化规则;
4d、节点状态变化条件为节点故障恢复下的业务演化规则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4d.1:更新业务层信息,业务执行位置Zi恢复考虑故障节点,物理层信息不变;
步骤4d.2:执行客流加载条件下的业务演化规则;
步骤5:确定业务故障评估指标,对轨道交通系统业务故障进行分析与评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未经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54629.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