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AT变速器控制方法、系统及AT变速器和车辆有效
| 申请号: | 202111154458.9 | 申请日: | 2021-09-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3886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28 |
| 发明(设计)人: | 史江海;谢立臣;窦志伟;申志远;丛强;徐雷 | 申请(专利权)人: | 蜂巢传动科技河北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16H61/02 | 分类号: | F16H61/02;F16H59/24;F16H59/40;F16H59/36 |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旭昌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3126 | 代理人: | 张会强 |
| 地址: | 071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at 变速器 控制 方法 系统 车辆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AT变速器控制方法、系统及AT变速器和车辆,本发明的AT变速器控制方法包括当AT变速器发生硬件失效时,根据发生失效的所述硬件的失效类型,获得所述AT变速器的允许挡位;根据所述AT变速器的所述允许挡位,以及所述AT变速器的驾驶控制策略,获得所述AT变速器的输出挡位,且所述输出挡位为所述允许挡位之一;以及,控制所述AT变速器按照所述输出挡位运行。本发明的AT变速器控制方法,可在AT变速器中硬件失效时,仍然实现AT变速器的可靠运行,从而能够避免车辆出现动力丢失,以保证行车安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自动变速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AT变速器控制方法。本发明还涉及一种AT变速器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AT自动变速器一般由液力变扭器、行星齿轮组和液压操纵系统组成,通过液力传递和齿轮组合的方式来达到变速变矩。自动变速器实现自动控制的核心是变速器控制系统TCU(Transmission Control Unit)对当前车辆行驶状态的传感器信号和车辆信号进行处理,根据内部设定的控制程序向各个执行器发出指令,从而实现变速器的自动控制。在变速器运行过程中难免会出现部分硬件发生失效,当硬件失效时会导致变速器内对应的执行元件不受控制,此时便会造成变速器丢失部分挡位。当变速器运行到丢失的挡位时会导致车辆动力丢失,进而影响行车安全。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旨在提出一种AT变速器控制方法,以能够在部分部件失效时,避免车辆出现动力丢失,而保证行车安全。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AT变速器控制方法,该方法包括:
当AT变速器发生硬件失效时,根据发生失效的所述硬件的失效类型,获得所述AT变速器的允许挡位;
根据所述AT变速器的所述允许挡位,以及所述AT变速器的驾驶控制策略,获得所述AT变速器的输出挡位,且所述输出挡位为所述允许挡位之一;
控制所述AT变速器按照所述输出挡位运行。
进一步的,所述硬件包括所述AT变速器中的各离合器单元,所述离合器单元包括离合器,以及与所述离合器对应设置的电磁阀;所述硬件的失效包括所述离合器单元中的所述离合器的失效,和/或所述电磁阀的失效。
进一步的,所述失效类型包括因所述离合器和/或所述电磁阀的失效导致的所述离合器无法结合,以及因所述离合器和/或所述电磁阀的失效导致的所述离合器无法打开。
进一步的,所述失效类型为所述离合器无法结合时,所述AT变速器的允许挡位不包含与发生失效的所述离合器单元关联的挡位;所述失效类型为所述离合器无法打开时,所述AT变速器的允许挡位包含与发生失效的所述离合器单元关联的挡位。
进一步的,所述硬件的失效包括单一所述离合器单元中的所述离合器和/或所述电磁阀失效;所述AT变速器的允许挡位根据发生失效的所述离合器单元的失效类型获得。
进一步的,所述硬件的失效包括多个所述离合器单元中的所述离合器和/或所述电磁阀失效,所述AT变速器的允许挡位的获得包括:
根据各发生失效的所述离合器单元的失效类型获得与各所述离合器单元一一对应的允许挡位;
将各所述离合器单元对应的允许挡位求与,获得所述AT变速器的允许挡位。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具有以下优势:
本发明所述的AT变速器控制方法,通过在硬件发生失效时,根据失效类型获得AT变速器的允许挡位,并使得AT变速器的输出挡位为允许挡位之一,可在AT变速器中的硬件失效时,仍然实现AT变速器的可靠运行,由此能够避免车辆出现动力丢失,从而可以保证行车安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蜂巢传动科技河北有限公司,未经蜂巢传动科技河北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5445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