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止血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111147638.4 | 申请日: | 2021-09-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8651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4 |
| 发明(设计)人: | 张理火;周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复旦大学 |
| 主分类号: | A61L24/10 | 分类号: | A61L24/10;A61L24/00;A61L24/02 |
| 代理公司: | 常州佰业腾飞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31 | 代理人: | 王巍巍 |
| 地址: | 200438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止血 复合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一种止血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包括(1)将介孔硅和纳米氧化锌分散于含凝血因子XIII和纤维蛋白原的溶液中,搅拌,抽滤,干燥,制得组分A;(2)将介孔硅和纳米氧化锌分散于含凝血酶和氯化钙的溶液中,搅拌,抽滤,干燥,制得组分B;(3)将组分A与组分B混合,得到止血复合材料。本发明以介孔硅和纳米氧化锌作为原料,介孔硅通过快速吸收水分,加速负载组分的快速溶解,启动反应,促发纤维蛋白胶形成,实现快速止血;介孔硅作为载体,可以显著提高止血复合材料的流动性,更易精准给药,进一步提高止血效果。纳米氧化锌具备的抗菌和加速创面愈合功能,可以进一步提高治疗效果。本发明方法制得的止血复合材料具有显著的临床优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医用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止血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临床创面出血难以缝合及术后缝合渗血等问题,常给手术的完成和患者术后恢复带来困扰,选择合适的医用粘合剂能够有效解决此问题。纤维蛋白粘合剂是一种局部止血药,辅助用于处理烧伤创面、普通外科腹部切口、肝脏手术创面和血管外科手术创面的渗血,除此之外,还具有组织封闭、促进创伤愈合等作用。纤维蛋白粘合剂由纤维蛋白原冻干粉及其稀释剂、凝血酶冻干粉及其稀释剂四组分组成,整个制备工艺时间长且繁琐,临床使用操作复杂,配制时间长;且本品需低温贮存和冷链运输,导致成本较高,限制了其广泛应用。
为此,纤维蛋白原和凝血酶复合粉(CN201010200864.X、CN201480012686.4、CN202110322473.3)孕育而生,由四组分变成单组分,产品更加简单,制备周期短,可室温储存,临床即开即用。但实际制备过程中发现,制得复合粉流动性较差,易聚集,影响止血效果,另外,制得的复合粉也无抗菌作用。
近年来,金属或金属氧化物纳米粒子在医药和工业上的重要性越来越受到重视。其中,氧化锌纳米粒子由于具有光催化能力和能够产生活性氧,且与其他金属纳米材料相比,氧化锌纳米材料具有更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降解性,并被证明具有抗菌和加速创面愈合等作用,已通过了FDA的认证等优势而吸引了众多研究者的关注。
发明内容
针对背景技术中存在的现有的纤维蛋白粘合剂制备工艺复杂、成本高以及临床使用操作复杂等问题,针对纤维蛋白复合粉流动性较差、易聚集以及无抗菌作用等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止血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制备的止血复合材料具有止血速度快,具有抗菌和促进创伤面愈合的功能,并且本发明的整个制备工艺简单、周期短。
本发明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止血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组分A的制备:将介孔硅和纳米氧化锌分散于含凝血因子XIII和纤维蛋白原的溶液中,搅拌,抽滤,干燥,制得组分A;
(2)组分B制备:将介孔硅和纳米氧化锌分散于含凝血酶和氯化钙的溶液中,搅拌,抽滤,干燥,制得组分B;
(3)止血复合材料的制备:将所述组分A与所述组分B混合,得到止血复合材料。
具体的,在本发明的止血复合材料制备工艺中,所用的介孔硅可以快速吸收水分,加速负载组分的快速溶解,启动反应,促发纤维蛋白胶形成,从而实现快速止血。优选的,本发明选用的纳米氧化锌具备的优异的抗菌性,能够加速创面愈合功能,可进一步提高治疗效果。本发明方法制得的止血复合材料具有显著的临床优势,具有更广阔的临床应用和市场前景。
进一步的,所述止血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步骤(1)和步骤(2)中所述的搅拌为室温搅拌,且搅拌时间为20-40分钟;所述的干燥为真空干燥,且干燥温度为35-40℃,干燥时间为120-180分钟。
进一步的,所述止血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步骤(1)和步骤(2)中所述介孔硅的孔径为20-30nm;所述纳米氧化锌的粒径为10-60n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复旦大学,未经复旦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4763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