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分段式注入的自钳位IGBT器件及其制作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111116036.2 | 申请日: | 2021-09-2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38913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28 |
| 发明(设计)人: | 张金平;肖翔;张琨;张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电子科技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广东电子信息工程研究院 |
| 主分类号: | H01L29/06 | 分类号: | H01L29/06;H01L29/739;H01L21/331 |
| 代理公司: | 成都点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32 | 代理人: | 敖欢 |
| 地址: | 611731 四川省成***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段式 注入 igbt 器件 及其 制作方法 | ||
1.一种分段式注入的自钳位IGBT器件,包括从下至上依次层叠设置的集电极金属(10)、P型集电区(9)、N型场阻止层(8)、N-漂移区(7),位于N-漂移区(7)上方的沟槽结构,所述沟槽结构包括栅介质层(13)、栅介质层(13)内的多晶栅电极(12)、位于多晶栅电极(12)上方的栅隔离介质层(11);
其特征在于:所述N-漂移区(7)上方具有P+埋层(6)、分离栅结构,所述分离栅结构包括分离栅介质层(15)、分离栅介质层(15)内的多晶分离栅电极(14);
以3维直角坐标系对器件的3维方向进行定义:定义器件从沟槽结构指向分离栅结构的方向为x轴方向、从沟槽结构指向N-漂移区(7)的方向为y轴方向、垂直于x和y的方向为z轴方向;
所述P+埋层(6)沿Z方向呈现间隔式分布,Z方向上相邻的P+埋层(6)之间的区域为N-漂移区(7);所述P+埋层(6)与沟槽结构及分离栅结构接触;所述P+埋层(6)及N-漂移区(7)上部具有N型电荷存储层(5);所述N型电荷存储层(5)上部具有P型基区(4);所述P型基区(4)上部具有N+发射区(2)、与N+发射区(2)接触的P+接触区(3);所述栅隔离介质层(11)上部、N+发射区(2)上部、P+接触区(3)上部、分离栅结构上部具有发射极金属(1);所述分离栅介质层(15)与发射极金属(1)之间短接;所述P+埋层(6)的浓度高于P型基区(4)的浓度;所述P+埋层(6)沿z方向的宽度大于或等于同水平面上相邻P+埋层(6)之间N-漂移区(7)的宽度;所述P+埋层(6)沿y方向的宽度小于N型电荷存储层(5)沿y方向的宽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分段式注入的自钳位IGBT器件,其特征在于:沿Z方向任意相邻的两个P+埋层(6)之间的N-漂移区(7)替换为P-埋层(16);所述P-埋层(16)沿Z方向的宽度小于或等于P+埋层(6)沿Z方向的宽度;所述P-埋层(16)的浓度小于或等于P型基区(4)的浓度,P-埋层(16)沿y方向的宽度和P+埋层(6)沿y方向的宽度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分段式注入的自钳位IGBT器件,其特征在于:在N-漂移区(7)中引入由超结N柱(17)与超结P柱(18)构成的超结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分段式注入的自钳位IGBT器件,其特征在于:在分离栅结构的右侧引入P型浮空区(20),所述P型浮空区(20)的上方具有隔离介质层(19),隔离介质层(19)的上方具有发射极金属(1);
P型浮空区(20)沿y方向的深度与分离栅结构的深度相等,或者所述P型浮空区(20)沿y方向的深度超过分离栅结构沿y方向的深度且P型浮空区(20)与P+埋层(6)部分接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分段式注入的自钳位IGBT器件,其特征在于:分离栅结构上部的金属嵌入P型基区(4)和分离栅结构。
6.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分段式注入的自钳位IGBT器件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选取掺杂浓度为1013~1014/cm3的轻掺杂硅片用以形成器件的N-漂移区;
步骤2:在硅片表面淀积保护层,光刻出窗口进行沟槽硅刻蚀,刻蚀出栅电极沟槽与分离栅电极沟槽;
步骤3:在沟槽侧壁生长一层牺牲氧化层,然后去除掉牺牲氧化层;然后在沟槽侧壁生长一层栅氧化层;接着在所述栅氧化层上淀积多晶硅,然后反刻蚀掉表面多余多晶硅;
步骤4:在硅片表面生长一层预氧化层,通过离子注入P型杂质,制得间隔分布的P+埋层;
步骤5:通过离子注入N型杂质制得N型电荷存储层;通过离子注入P型杂质并退火处理制得P型基区;分别注入N型杂质和P型杂质制得相互接触且并排设置的N+发射区和P+接触区;
步骤6:淀积二氧化硅并刻蚀掉多余的介质形成栅隔离介质层;
步骤7:器件正面淀积金属制作发射极金属;
步骤8:翻转硅片;通过离子注入N型杂质,激光退火后制得N型场阻止层;通过离子注入P型杂质制得P+集电区;淀积金属制得金属集电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电子科技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广东电子信息工程研究院,未经电子科技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广东电子信息工程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16036.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