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炉管内壁腐蚀坑检测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111114846.4 | 申请日: | 2021-09-2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1983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21 |
| 发明(设计)人: | 李勇军;梁瀚钊;李志刚;姚舜;覃健彬;冯宗建;陈超;蓝焱;张赞赞;甘若谷;林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壮族自治区特种设备检验研究院 |
| 主分类号: | G01B7/06 | 分类号: | G01B7/06 |
| 代理公司: | 南宁图耀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5127 | 代理人: | 陈剑锋 |
| 地址: | 530000 广西壮***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炉管 内壁 腐蚀 检测 方法 | ||
本发明揭示了一种炉管内壁腐蚀坑检测方法,先制作一根校正管,在校正管上开两个直径相同、深度不同的孔用来模拟内壁腐蚀坑,接着用低频电磁设备依次扫查两个平底孔并获得其各自的最高相位值,然后对待测的锅炉炉管进行低频电磁检测得到相应内壁腐蚀坑的最高相位值,对这些数据进行处理后获得锅炉炉管内壁腐蚀坑处的剩余壁厚。本发明具有检测工序简单、无须对工件表面进行打磨清理、成本低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炉管缺陷检测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炉管内壁腐蚀坑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锅炉炉管的诸多失效模式中内壁腐蚀是比较常见也是一个难以解决的问题。在锅炉炉管的腐蚀减薄中,壁厚的均匀减薄只是炉管壁厚减薄的一小部分,大部分情况都是局部减薄甚至是点状腐蚀减薄。对局部减薄特别是点状腐蚀减薄,在炉管外部很难找准具体的位置进行测厚以确定剩余壁厚。目前,国内外内壁腐蚀坑缺陷无损检测的技术主要有低频电磁检测技术、漏磁检测技术和超声检测技术。
低频电磁技术的工作原理是通过外部马蹄形驱动线圈将低频磁场注入管道壁中,使磁场的返回路径穿过要检测的区域,而通过的低频磁场在检测区域的缺陷上产生磁场畸变。利用传感器线圈直接测量缺陷区域上方的磁场来检测缺陷,瑕疵或缺陷会导致该区域的磁通线变形或不同于预期。将这种磁场畸变测量以相位或振幅的变化呈现出来,并经过适当的信号处理,可以判断锅炉炉管内壁是否存在腐蚀坑。
低频电磁检测技术与采用直流或是永磁铁磁化的漏检检测技术比较,低频电磁检测技术采用的是不饱和磁化,它具有剩磁小、检测设备体积小、重量轻、操作简便等优点,对表面清洁度要求不高,表面锈蚀不会对检测产生影响。与超声检测技术相比,低频电磁检测技术采用干式非接触方法检测,对被检测的水冷壁管表面要求不高,可对管道进行快速检测。
鉴于漏磁检测技术、超声检测技术存在上述局限性,选择低频电磁检测技术检测锅炉炉管的内壁腐蚀坑具有更大的优势。但是,目前低频电磁技术仍处于定性检测的阶段,即通过相位或振幅来判断锅炉炉管内壁是否存在腐蚀坑,并不能测出腐蚀坑的深度,也就无法得知炉管的剩余壁厚。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炉管内壁腐蚀坑检测方法,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不能检测锅炉炉管内壁腐蚀坑深度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炉管内壁腐蚀坑检测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制作一根与待检测炉管的材质、规格相同的校正管,将校正管管壁厚度记为δ,在校正管内壁开设两个直径相同、深度不同的孔,该两个孔的深度分别记为δ1、δ2;
(2)设置好低频电磁设备的参数,用低频电磁设备扫查校正管上的两个孔,得到两个孔各自的最高相位值,分别为和
(3)保证低频电磁设备的参数不变,对待测锅炉炉管进行检测,将其内壁腐蚀坑的最高相位值记为计算出检测炉管的剩余壁厚δ',其中,计算公式为:
进一步地,步骤(1)中,两个孔的深度δ1、δ2分别为校正管管壁厚度δ的30%和70%。
进一步地,孔为平底孔、球形孔或圆锥形孔。
进一步地,待检测炉管为水冷壁管、过热器管、再热器管或省煤器管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优势在于:
(1)采用低频电磁检测技术,无须对工件表面进行打磨清理;(2)检测工序简单;(3)锅炉炉管剩余壁厚公式可适用于同一材料、规格锅炉炉管剩余壁厚的检测;(4)可以获得比较精确的炉管剩余壁厚值。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壮族自治区特种设备检验研究院,未经广西壮族自治区特种设备检验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1484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雨污水管道非开挖修复工艺
- 下一篇:一种雾化单元及雾化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