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放线菌和植物共生的培养基质配方及制备工艺在审
| 申请号: | 202111089625.6 | 申请日: | 2021-09-1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4730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16 |
| 发明(设计)人: | 郑殿峰;冯乃杰;沈雪峰;赵黎明;陈观杰;张容郡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海洋大学 |
| 主分类号: | A01G24/10 | 分类号: | A01G24/10;A01G24/12;A01G24/15;A01G24/28;C05G3/00;C05G5/40 |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刘瑶云 |
| 地址: | 524088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放线菌 植物 共生 培养 基质 配方 制备 工艺 | ||
1.一种放线菌和植物共生的培养基质配方,其特征在于,由以下材料的重量份的成分组成:磷酸1-100g、硫酸钾1g-100g、硫酸锌1g-100g、尿素1g-100g、木质素苯磺酸钙1g-100g、NaCl1g-100g、氨水1-100g、7水硫酸镁1g-100g、7水硫酸亚铁1g-100g、褐煤10g-400g、麦饭石10g-400g、沸石粉10g-400g、磷石膏10g-400g、腐殖土10g-400g和硅藻土10g-400g。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放线菌和植物共生的培养基质配方,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的成分组成:磷酸50g、硫酸钾50g、硫酸锌50g、尿素50g、木质素苯磺酸钙50g、NaCl50g、氨水50g、7水硫酸镁50g、7水硫酸亚铁50g、褐煤200g、麦饭石200g、沸石粉200g、磷石膏200g、腐殖土200g和硅藻土200g。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放线菌和植物共生的培养基质配方,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的成分组成:磷酸75g、硫酸钾75g、硫酸锌75g、尿素75g、木质素苯磺酸钙75g、NaCl75g、氨水75g、7水硫酸镁75g、7水硫酸亚铁75g、褐煤300g、麦饭石300g、沸石粉300g、磷石膏300g、腐殖土300g和硅藻土300g。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放线菌和植物共生的培养基质配方,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的成分组成:磷酸100g、硫酸钾100g、硫酸锌100g、尿素100g、木质素苯磺酸钙100g、NaCl100g、氨水100g、7水硫酸镁100g、7水硫酸亚铁100g、褐煤400g、麦饭石400g、沸石粉400g、磷石膏400g、腐殖土400g和硅藻土400g。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放线菌和植物共生的培养基质配方,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的成分组成:磷酸25g、硫酸钾25g、硫酸锌25g、尿素25g、木质素苯磺酸钙25g、NaCl25g、氨水25g、7水硫酸镁25g、7水硫酸亚铁25g、褐煤100g、麦饭石100g、沸石粉100g、磷石膏100g、腐殖土100g和硅藻土100g。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放线菌和植物共生的培养基质配方,其特征在于:所述得到放线菌和植物共生营养基质,pH值为5.0-7.5(视拟应用的土壤PH值)。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放线菌和植物共生的培养基质配方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其具体步骤如下:
S1、将氨水放入到褐煤中,经过搅拌、晾干和磨碎3个步骤;
S2、将尿素放入到磷酸中,产生化学反应,产生可以植物和微生物共同利用的磷酸脲,搅拌、晾干和磨碎;
S3、将氨水和褐煤混合成的预混料和尿素、磷酸发生化学反应产生的磷酸脲和余下的各物质进行搅拌均匀,得到放线菌和植物共生的营养基质;
S4、取一定量的放线菌和植物共生的营养基质,放入钵等容器中,灭菌,备用;
S5、将植物种子用0.1%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泡10分钟消毒,用无菌纸吸干,备用;
S6、在超净工作台上用无菌匙挖开钵中心的营养基质4公分,接入预研究的放线菌,覆基质1公分,播入消毒的种子,覆基质3公分;
S7、将接菌播种的栽培钵放到无菌或通风的有光环境下,浇无菌水,保持相对含水量70-80%,培养即可。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放线菌和植物共生的培养基质配方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氨水和褐煤搅拌的时间为0.5h,且褐煤呈颗粒状结构。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放线菌和植物共生的培养基质配方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尿素的直径为0.6-1.0mm,且磷酸和尿素的反应温度为50℃。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放线菌和植物共生的培养基质配方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尿素和磷酸放置于50℃恒温的环境,且培养基质所用的培养皿使用前需要经过消毒处理,并且氨水的浓度为25%-28%。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海洋大学,未经广东海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89625.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